法律知识

江苏经济渐行渐好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30 23:08
人浏览

随着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有关从紧货币政策“力度过猛、节奏过频”的声音时有耳闻,甚至有人认为是从紧货币政策使国民经济暴露在滞胀风险之中。在江苏,也有人担忧从紧货币政策下江苏面临的形势会比其他地区更加严峻。但是,事实上,今年以来江苏经济协调稳定增长的良好走势,表明中央作出的从紧货币政策的决策是正确及时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三大需求更加协调

据江苏省统计局介绍,今年1月至5月,江苏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8.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同比增长16.8%,创近3年来新高;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833.44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小幅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28个月保持在20%左右的较为合理增长区间上;实现外贸出口总额93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增速在去年同期超常增长31.1%的基础上合理回落,但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并且今年以来出口增速保持了明显的逐月回升势头。可见,江苏继续稳固了外贸出口大省的地位,并没有出现有些人所说的“出口大幅滑坡”的情况。

消费需求的加快增长,更加清晰地反映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鼓励消费、改善内需结构的要求方面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在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投资的结构更加优化,奠定了未来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据江苏省发改委介绍,1月至5月,江苏省新开工项目在个数和计划总投资规模同比分别下降14.0%和4.9%的同时,平均投资规模却同比增长了10.6%,达到创纪录的5854万元,这表明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在土地资源有限、环保要求严格的新形势下实现集约化投资。

对于江苏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出口企业,都有许多的话要说,也隐藏了许多动人的转型故事。在记者的调查中,江苏省外经贸厅的有关人士不无感慨地说:“目前,外贸出口的成绩,是在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传统出口市场需求增长减缓的挑战下,克服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承受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家外贸政策调整的冲击,依靠出口企业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所取得的难得成绩!”1月至5月,江苏省对东盟的出口总额达到87.3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5%,一举超过日本、香港,成为仅次于欧盟、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记者在江苏全省开放的最前沿———苏州看到,那里正在经历出口产业艰难而富有成效的转型:依靠科技创新的大量小企业、产品走向高端的大企业、生产智力产品的高科技服务业,都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成功跨越了高成本障碍,实现了新的更快的发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