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农村土玩意网店遭热捧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1 13:06
人浏览

  在淘宝网上开了2年多网店的徐桦,最近经常往海盐的乡下跑,他去当地进一些实木制作的土玩意。“农村的土棉布、土板凳、土扫帚,这些土玩意在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了。因为土得淳朴、自然,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追捧,在我的网店卖得非常红火。”徐桦说。

  土布、板凳行情火

  “像这种实木做的有雕花装饰、榫卯结构的小板凳,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很多城里人看见后就想起了小时候用过的凳子,买的人还是蛮多的!”徐桦说,小板凳是从澉浦镇一个做仿古家具的老师傅手里买的,做工非常好。3月份以来,他的网店已经卖出了十多条这样的小板凳,而且卖家很多都来自上海杭州

  记者发现在徐桦的网店里,土得掉渣的土棉布卖得也出奇的好。“土布是从百步亲戚家进的货,纯手工。”徐桦说,自己上海的亲戚每次探亲回家,都会带很多土布回去。而他就从中找到了商机。

  记者了解到,土布的织造工艺非常复杂,从弹棉花开始到织布结束,要经过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等十几道工序,还要靠20多种色线织出千百种图案。

  土布以纯棉纱为原料,全部工艺又以纯手工织造,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对皮肤无刺激,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很多爱好自然、返璞归真的大城市市民尤为追捧。

  “过去织布是为了贴补家用,现在我把它当作一种娱乐,可以活动手脚,还能送给亲戚朋友,用这布做的褥皮、褥面、床单,结实、耐用、舒服,城里人不要太喜欢!”百步镇桃北村的周火英,闲暇之余把织土布当成了享受,几十年来她的织机一直没有停过。

  高尔夫球场看中土扫帚

  如今城里人经常为买不到一把“土扫帚”而发愁,会扎扫帚的人更是很少。澉浦镇茶园村的徐汉章老人不但会扎“土扫帚”,还将“土扫帚”卖进了高档休闲会所里。

  在徐汉章老人的家中,到处都是扎扫帚的材料,其中有一种像草一样。老徐说,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扎扫帚的草,因为这种植物比竹子软,比芦花硬,所以是做扫帚的理想材料。有了好材料再加上好手艺,老徐做的扫帚远近闻名,上海一家沙发厂专门向老徐订购,海宁尖山的高尔夫球场还把老徐的扫帚列为指定扫帚。“他的扫帚在球场上扫起来不会破坏草皮,而且扎得牢固,经久耐用。”海宁尖山高尔夫球场相关负责人评价老徐的扫帚时说。

  老徐扎扫帚不但扎得紧,还懂得创新。“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节奏也快了,扎扫帚必须把柄做得长一些,扫起来相对比较舒服。”徐汉章说,自己的扫帚基本没有库存,往往是供不应求。

  因为扫帚是消耗品,所以其市场需求量很大,现在老徐每天从早上8时扎到晚上8时,还是来不及赶货。

  谁来传承老手艺

  土玩意走俏,是因为越来越少。而这些土玩意的制作工艺,更加显得金贵。

  “海盐的土布织造工艺,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淘汰。”百步镇文化站站长沈明生告诉记者,百步镇土布织造主要集中在桃北村一带,目前会织土布的老人为数不多了。“土布织造工艺已被列入第二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下一步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沈明生说。

  “年轻人不会做,也不想学!”徐汉章今年68岁了,从十几岁就开始扎扫帚,一做就是半个世纪,现在唯一的遗憾是做扫帚的人越来越少,就算来学习的也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老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