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北京奥运发展第一,奥运第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4 06:03
人浏览

对于北京奥运会支出的最近一项报告,缓解了这样的担忧。本来,不论北京是否赢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许多工程都是要建的。中国的首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大都会,2000年到2006年,这里的人口增长了16%,达到1580万。直到最近,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还远远落后于地位相当的发达国家城市。因此,许多建设计划都包含在原本的城市发展规划中。

主办奥运会需要优先建造与奥运相关的项目,而建造体育场馆可能使其他建设计划被延后。然而,特别为奥运建设的体育场馆是很少的,建造奥运体育场馆的总花费也是适度的。2008年年初,北京一位副市长透露,奥运场馆建设花费不会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合18亿美元)。因此,北京的大部分预算是花在改善机场、地铁这样的公共设施上了。

而且,那些建设体育场馆的开销,政府也只承担了大约一半。在规划奥运的时候,政府就有意识地努力寻求不同的资金来源。一些可以实现商业用途的工程都由企业承包,同时国家给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和必要的激励。政府还为奥运建设工程寻求捐款,修建水立方的资金中就包括海外华人的捐款。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终点之后

北京政府很好地考虑了奥运遗留问题。通过招标建设奥运场馆,最终中标者会更有动力在奥运结束后将场馆投入商业用途。其他的场馆建在大学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可以在奥运结束之后持续使用。这些安排也降低了政府未来保养这些场馆的开销。

在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今年奥运会的时候,中国政府显然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然而,他们也不想为此扔掉大把大把的钱。目前看来,中国已经按时完成了各种工程,并且没有大规模超支。

标准普尔没有给北京地方政府一个信贷评级,因为北京拥有很多2012年奥运会的投标人。不过,如果真的要评级,北京的得分不会因为主办了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之一,而受到影响。确实,从投入产出上看,这应该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那些渴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商业赞助者,已经为中国带来了丰足的资金。毕竟,很多人预计中国将在10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且,与雅典奥运会不同,狂热的当地市场需求使售票不再成为问题。

中国政府是幸运的,没人会再提起他们承担奥运相关损失的保证。曾几何时,雅典奥运会给希腊政府带来的损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我们不认为2008年奥运会会削弱中国政府在净债务或预算执行方面与希腊相比的明显优势。

北京的经验或许可以与巴塞罗那相媲美。这个西班牙城市为1992年奥运会所做的基础设施投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人。这种正面的经济影响,使巴塞罗那的信贷评级从1994年的A-/Positive/上升到了现在的AA+/Stable/--。随着财富的增长,再加上悠久的历史,北京的旅游业一定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大发展。主办奥运会将给北京政府的信贷价值带来长期的进步,而不会产生巨大的财政负担。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