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以销定产新思路 数码试衣创蓝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9 12:14
人浏览

数码试衣,不仅可以解决顾客买衣服难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厂家销售问题。

"数码试衣",也许你听都没听说过,而一位叫陈富云的创业者却创造性地开拓了服装业的智能互联化营销模式,为给买家和商家都带来了方便。具体来说,此模式是指服装厂商完全不需要库存,而消费者可以任意为自己选择服装的款型和面料。消费者下单后,加工厂只需要按要求生产。理论上讲,这样出来的个性化成衣,每一件都只会贴身而不会"撞衫"。

这种创新的模式使陈富云今年3月份在重庆市北部新区获得了1200平方米的免租办公场地,还引来一家英国风投公司的2000万英镑先期投资。按照昨天的外汇牌价,这2000万英镑相当于人民币2.22亿元。

谋划破题两年多

陈富云今年43岁,本专业学的是法律,工作却一直在企业界。自4年前进入服装行当,他就不断听到有同行抱怨:"这个季节款式、型号没选好,积压太多了,赚的钱全是库存。"

与此同时,他也听到有朋友诉苦说:"逛了半天,腿都跑痛了,还是没选到称心的衣服。"

"为何全球专家、教授都解决不了这一难题?"陈富云百思不得其解。他委托行业协会调查全球100强服装企业,发现各大品牌没有不积压库存的。他认为,这是服装行业传统的"以产定销"的经营模式无法克服的弊病。

找到了病根,能不能靠"以销定产"的逆向思维来解决这一难题呢?陈富云说,早在2007年初,他就在谋划如何破题,并到处寻求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几番琢磨,陈富云终于想到了一个名为"数码试衣"的智能互联化营销模式。

下单前看试穿效果

所谓智能互联化服装营销模式,即是先在步行街、商场、候机厅、酒店大堂、高档社区、茶楼等处设若干门店,这些门店相当于数码试衣的体验馆。

客户到了试衣店,即站到智能终端机上,两秒钟后即可完成对人体4800个坐标点的精确测量。提取85个人体数据后,再在终端机数据库中,自由创意组合,设计、选择、修改服装的面料、版型、颜色、款式等,即可合成称心的个性化服装。

与传统服装店以及网店网、试衣网等网购相比,这一模式可做到衣服款式无限,消费者可随心所欲地组合、修改和设计;型号也因人而异、量体裁衣。

下单前,客户选好的服装可通过宽6米、高3米的高清晰仿真视频系统,将DIY的成果、试穿的效果像照镜子一样显示出来。

上午试衣下午拿货

陈富云说,消费者完成人体测量后,会形成特定编码,身体只要没啥变化,再次购买衣服时,数据可固定使用,无需在终端机二度购衣或网购时再次测量。

除了个性化,关键是,因减少了库存积压、商场租金等费用,客户的购衣价格,肯定不会高于传统店。

现在,陈富云已经开始选址营建自己的数码服装加工厂。陈富云说,这家数字化工厂里,衣服面料、辅料有数千种,客户所需的花色、图案,经电脑智能排版、激光打印后,色牢度要高一倍。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即可生产出2000套个性化订制的服装。

按照计划,到明年国庆节,重庆人买到这种数码服装的效率将大大提高,上午试衣,最快下午、最慢3天内即能拿到衣服。

[编辑]周坤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