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3D技术开启全球娱乐新时代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30 11:15
人浏览

  近日,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信息提供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下称汤森路透)向本报提供了一份名为《3D时代即将来临》的专利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娱乐领域的3D技术创新呈快速增长态势,其中3D电影、3D电视和3D摄影三大领域的专利活动数量最多。更让人惊讶的是,虽然吸引大众眼球的多是来自二十世纪福克斯、梦工厂等好莱坞公司的3D电影大片,但是3D技术创新的真正热点是其在电视和摄影领域的应用,尤其是3D电视相关专利活动异常活跃。

  为了解3D技术全球性创新活动的特点,该报告通过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DWPI)搜集相关数据,对2003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这3个时间段内公开的有关3D技术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进行了分析、对比,以了解过去5年间3D技术领域专利活动的整体趋势。

  3D电视进入百姓家指日可待

  观众可从超市领取免费的3D眼镜、电视台每周定期播放3D电视节目——3D电视正在美国市场悄然兴起。

  上个世纪50年代,电视机的诞生刺激了3D电影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把观众吸引回电影院。现在,家庭影院及高清DVD的广泛普及,又重新燃起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对3D电影的兴趣。正如汤森路透专利分析报告中显示的那样,这一循环仍在继续,3D电视领域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3D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已是指日可待。

  该报告显示,2003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发明总数为612件,2008年,这一数据已达到1034件,增长率为69%。根据报告统计数字,2008年,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专利权人(或专利申请人)中,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或个人)较多。其中三星位居榜首,占总数的4.15%;松下和东芝排在第2位和第3位,分别占总数的2.22%和1.74%。精工爱普生、韩国电子通信研究所、英特尔、富士胶片有限公司、飞利浦电子、夏普等位列其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浙江大学以13件发明位居第10位。

  该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发明中,有30%与双凸镜有关,这种技术可以创造更加自然的3D视觉效果,观众无需佩戴特殊的3D眼镜即可观看电视节目。该技术将对3D电视进攻主流电视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外,该报告还按优先权国家/地区对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3D电视发明活动进行了分类统计。每项发明都有一个优先权国家/地区,即发明者对其发明首先提出专利申请的国家/地区。通常情况下,发明人或者某公司更倾向于首先在本国申请专利。因此,通过对优先权国家的分析,往往能够反映出某技术的来源国,即该国家/地区的创新活动情况。根据对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发明统计分析发现,优先权国家/地区为美国的占该领域总量的34%,数量为347件;优先权为日本的占24%,总数为246件;为中国的占15%,总数为159件;为韩国的占14%,总数为140件。此外,优先权国家/地区为德国、英国、中国台湾、欧洲的分别占总量的2%左右,数量分别为20件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日、中、韩四国是3D电视专利布局较为密集的国家,也是3D电视未来的主要市场。目前,日系企业已经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他们凭借在3D专利技术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圈地”布局。在今年初举办的2010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松下、索尼纷纷表示将全面进军3D电视领域。松下高调亮相152英寸等离子3D电视,同时宣称,今年春天将推出3D HD电视、3D蓝光播放器、3D HD数码相机等全系列3D产品;索尼也表示,其游戏产品与蓝光电影将全面3D化。

  据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3D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120万台,全球销售额将达11亿美元;到2013年,配置3D显示器的电视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81%;2015年,3D电视全球销售额则有望达到158亿美元。

  3D摄影机市场前景广阔

  日系企业遥遥领先

  在刚刚结束的温哥华冬奥会上,一名手持3D摄影机的记者分外引人注目。与电视大步迈向3D时代一样,3D摄影机近几年也开始崭露头角,开拓新的市场。

  汤森路透的报告显示,2009年,尽管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全球市场出现饱和趋势,销售量有所下降,随着数码相机企业纷纷通过加强创新开拓新的市场,3D摄影机逐渐被推向数码摄影的前沿。日本的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向市场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2009年发布了FinePix Real 3D W1数码相机。该相机可拍摄1000万像素的3D数码照片,并以3D形式将其显示在相机两面的凸动屏幕上。

  欲在3D摄影市场上先声夺人,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该报告显示,富士胶片公司2008年以专利形式公开的发明占到全球总数(720件)的8%。据统计,2003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3D摄影发明有460件,2008年达到了720件,增长了57%。2009年上半年,该领域公开的专利申请达368件。

  汤森路透的报告显示,日系企业凭借其在数码相机领域的独特优势,继续垄断3D摄影领域的专利。2008年,该领域全球专利活动排在前14位的公司中,除排在第13位的美国公司RealD外,其余均为日系企业。

  据了解,3D摄影领域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显示屏、图像捕捉与显示系统,而这两项创新的核心专利分别被精工爱普生、日本电气、日立、日本广播协会、三洋、东芝和日本胜利公司所掌握。

  此外,该报告还按优先权国家/地区对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3D摄影发明活动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数据显示,优先权国家为日本的发明占该领域所有专利申请(或授权)的49%,数量为356件,遥遥领先于其后的美国和中国,后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9%和8.8%。这一数据再次印证了日系企业在该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

  3D电影副产品专利增长较快

  《阿凡达》的热潮刚刚褪去,美国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的3D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还未上映便已被“炒”得沸沸扬扬。

  据《纽约时报》的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3D电影银幕的数量已达到7000块左右,3D电影将在2010年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3D电影热,离不开创新的支撑。各个电影厂商纷纷在技术创新方面下苦功夫,以期制作出效果更佳的作品吸引观众,抢占市场。汤森路透的报告显示, 2003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3D电影发明总数为103件,2008年增长为149件,5年间提高了45%;2009年上半年提出申请的3D电影专利为61件。

  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与3D电影有关的发明共149件,电影制造大国——美国的发明占到50%左右,日本拥有40多件。美日企业仍然位居3D电影专利排行榜榜首。精工爱普生、索尼以及美国3D电影第一品牌RealD依次领衔前三甲。他们在投影技术、反盗版系统以及编辑设备等方面拥有不少突破性新技术,例如,RealD公司开发了众多引人注目的3D技术,包括投影系统、专用眼镜、眼镜清洁、投影偏振等。

  该报告还按优先权国家/地区对2008年全球以专利形式公开的3D电影发明活动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美国遥遥领先,以69件的数量占该领域总数的46%,日本以43件占到总数的29%,韩国以9件占到总数的6%,中国以7件占到总数的4.7%。

  “报告显示,与电影制作本身相比,目前,3D电影副产品的创新更为活跃,比如眼镜,以及眼镜的工业洗涤系统等。”汤森路透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3D电影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放映都离不开新技术的有力支撑。去年底,詹姆斯·卡梅隆操刀的《阿凡达》以其精美绝伦的3D画面引发了全球电影技术的狂潮。他直言,在启动拍摄《阿凡达》的头两年,做的大部分工作仍旧是技术研发。

  中国企业摩拳擦掌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3D市场之一。虽然专利布局排在美、日、韩之后,但中国企业仍对3D技术创新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并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2009年初,TCL、海信便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3D电视;TCL商用大屏幕3D电视已进驻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目前年销售量已达2万台。

  不用戴眼镜就能看3D电视,是未来3D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记者注意到,北京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已在裸视3D立体影像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领先,并拥有多件专利。据了解,国内其他品牌厂商也在加大研发无需立体眼镜的3D电视技术。

  中国首部3D电视剧、耗资近1亿元的《吴承恩与西游记》将于近期在国内外播放,这显示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

  在3D摄影领域,中国以64件专利位居第3位。不过,“与日韩企业专利申请多与消费类产品有关不同,中国申请的专利大多为基础性专利。”汤森路透相关负责人指出,从中国3D摄影专利权人(或申请人)的排名来看,浙江师范大学、长春大学、南昌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院所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掌网立体时代视讯技术公司2009年推出了国内首台3D摄像机。“目前,公司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一种立体图像拍摄、信号处理及播放观看方法’,能将一台普通的摄像机在不改变任何功能的情况下变成立体摄像机。”该公司政府事务部负责人胡治国向本报记者表示,更多的相关技术仍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这些专利技术在未来应用方面潜力巨大。今年,该公司的3D摄像机产品计划销售30万台以上,随着3D概念不断深入人心,这个市场还将继续扩展。

  不过,我国在3D技术研发方面与美、日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以3D电影为例,汤森路透的报告显示,2008年,以专利形式公开的有关3D电影的发明中,优先权国家/地区为中国的有7件,位居第5位。而从中国首部魔幻3D电影《魔比斯环》到中外合作正在打造的3D动画《大闹天宫》,再到贺岁片《苏乞儿》中的3D画面,近几年,中国在3D电影领域的尝试不断,但效果平平。“要么制作效果差备受诟病,要么只能插入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3D画面。中国团队的3D制作水平还很有限,尤其是在后期编排上。”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TCL知识产权负责人吴晓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公司的3D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需要配戴眼镜的3D电视上,但仅限于商用。海信集团知识产权总监王剑锋同样告诉记者,虽然国内各大品牌厂商在3D电视领域都有研发投入,但成本较高、缺乏内容、电视“升级疲劳”等多个问题仍是影响3D电视家用化的“拦路虎”。2010年,全面推进3D电视对于中国厂商还“言之过早”。

  无论如何,《阿凡达》的热映、国内首部3D电视剧即将播放,都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娱乐市场孕育的商机。我们有理由相信,3D技术将成为未来企业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法宝之一。随着3D技术不断创新,全球将迎来娱乐新时代。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