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小企业可用30至50项专利申请技术融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06 20:12
人浏览
用知识产权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在我省,令中小企业头痛的融资难题,今年有了新解法。

  2月5日,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郭民生告诉记者,今年,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省工信厅、省银监会6部门,出台了《河南省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省正式启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

  据了解,我省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对50家拟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育与辅导;推荐30~50项专利技术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专利产业化;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管理库,支持建设10家专利展示交易孵化机构,逐步构建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

  仅以专利而言,2009年我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9589件。郭民生说,这其中,中小企业占了快50%。如果这些专利能转化为贷款,“对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

  郭民生表示,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必须通过价值评估,只有真正具有高成长性,同时拥有专利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银行的“青睐”。但这需要一个尝试、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导向至关重要。”郭民生说,如果政府能成立专项补助资金,对稳定银行信心将有很大的帮助。

  ▶▶背景资料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指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向银行申请融资。目前,银行对知识产权贷款普遍谨慎,很少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此项融资便利。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不完备;二是知识产权价值不易确定,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及规则;三是知识产权不易变现,特别是在现阶段,人们知识产权意识不高,转让交易市场小,知识产权的变现尤显困难;四是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较大,银行驾驭知识产权质押的能力也不成熟,因而缺乏放贷积极性。

  鉴于此,专家建议,要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方面应修订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对知识产权可抵押、担保、质押等做出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培育专业的评估机构和交易市场。此外,相关政府部门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在确认贷款无法偿还或者无法全部回收时,弥补银行的部分损失。

  ▶▶相关新闻

  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今年将

  提供100亿融资担保、再担保

  本报讯(记者陈学桦 通讯员高现林)记者2月5日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2010年,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将在完善操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等基础上,努力实现担保、再担保额100亿元以上,其中再担保业务达到70亿元以上。

  为解决长期困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省于2009年12月29日组建成立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现已具备了开展业务条件。根据工作计划,该集团将于今年3月底前,完成股权作价出资到位,实收资本12亿元;6月底前,完成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15亿元的组建任务。同时,通过开展再担保业务试点、实施集合性融资项目担保业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及数据库等工作,确保“实现担保、再担保额100 亿元以上”工作目标的实现。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