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南孚等在美打赢电池专利官司 美公司再败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8-11 23:41
人浏览

  历时近三年的中国电池应诉美国337案件结果终于出炉,记者昨日从南孚电池获悉,中国电池企业再次获得胜利,即美国劲量公司状告中国电池企业的专利侵权案件在向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起的上诉再次失败。这意味着中国电池企业在此次337案件中获得彻底胜诉。

  337案件主要针对的是专利侵权,由于337调查案节奏快、费用高、难度大,一旦指控成立则制裁狠,中国电池企业对美国的出口有可能被全面封杀,所以此次上诉能否成功事关整个中国电池行业。实际上,早在2004年10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对此337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美国劲量电池专利无效,终止了美国ITC对337电池调查案的调查,推翻了当年布洛克行政法官所作的对中国电池行业不利的裁定,意味着包括南孚电池等中国电池企业生产的无汞碱性电池进入美国市场将不会再遭遇专利侵权纠纷。

  南孚公司:有独立知识产权

  据透露,美国劲量公司对ITC当时的这个裁定仍不死心,在判决后的第六天即2004年10月10日向美国联邦巡回法院提起上诉,但此次劲量公司的被告对象不是中国电池企业,而是判决其专利无效的ITC,企图通过告倒ITC而扳回337专利案的败局,但考虑到事件对中国电池行业的重要性,中国电池协会仍然继续组织部分中国电池企业积极配合ITC应诉。

  1月25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决美国劲量公司的上诉失败。南孚公司有关高管说:“我们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无汞碱性电池方面拥有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根本不存在美国劲量公司所说的专利侵权一事!”据了解,南孚公司拥有目前亚洲最大的电池研发中心,在电池研发方面获得很大突破,并拥有多项独立知识产权的研发结果。

  南孚高层还透露,“在此次美国劲量公司多次反复的起诉过程中,中国电池协会积极组织各企业应诉,对获得337案件的最终胜利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次诉讼的胜利,将为中国电池进入美国市场扫清障碍,使包括我国内地和香港企业在内的电池生产厂商可以继续向美国出口无汞碱锰电池。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