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国企业为何热衷于并购欧洲企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6 10:23
人浏览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而从资金投入上来看,欧洲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一个重点。近日,随着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重工)成功并购意大利法拉帝公司,为2011年的中国企业欧洲并购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拥有法拉帝公司数百件专利和8个品牌的使用权,对于增强我们在先进的通用发动机等方面的制造能力十分有益。”据山东重工有关负责人透露,山东重工此次收购花费3.5亿欧元,看重的就是法拉帝的知识产权实力。

  至此,2011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金额已经超过700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10倍。欧洲并购何以被热捧?中国企业又从并购中得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成为海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打铁也要自身硬。”有关专家认为,通过对欧洲企业的并购,中国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有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有益的经验,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才是并购的真正目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

  看重知识产权

  “专利、品牌及销售渠道是中国企业在欧洲并购的主要目标。”几家已完成或正在筹备欧洲并购的中国企业的共识。回首2011年的欧洲并购,中国企业其实看重的正是欧洲企业的知识产权。

  在2011年众多中国企业欧洲并购案中,联想集团再次在欧洲市场发力引人关注。2011年5月,联想集团以2.31亿欧元收购德国麦迪龙公司36.66%的股份,成功控股麦迪龙公司,从而使联想集团成为占有欧洲市场份额前3名的个人计算机(PC)企业。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将在技术研发、品牌使用、分销渠道等方面实现共享共赢。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麦迪龙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品牌、销售能力与联想集团在研发生产上的竞争力会形成优势互补,这是联想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一年中,中国企业欧洲并购案不下300余例。在这些并购中,乐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并购荷兰可迈迪公司70%股权,浙江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对欧洲三大电机制造商之一的奥地利ATB集团97.94%股权的收购兼并,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欧洲龙头橡胶机械企业捷克巴泽罗克公司等较大的一些案例,无不是以获得专利许可或品牌使用权实现双赢的。

  强化自身能力

  “中国企业欧洲并购中的风险值得企业注意。”在渐成潮流的并购风云中,业内许多专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提醒中国企业,除了少数像联想集团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之外,一些准备投资欧洲并购的中国企业在一些基础条件上存在差距,除了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技术研发及专利方面、以及知识产权规则及市场规则的掌握及运用方面,还与欧洲大多数企业存在不小的差距,极易因为这些原因,被谈判对手索取高价,从而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欲在欧洲进行并购的企业,应该先加强自身建设,了解欧洲的相关情况,并在并购之前制定相关策略,从而加强并购的针对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首先,应根据自身企业和行业发展需要,看哪些知识产权是自己迫切需要,而收购价格又是合理的;其次,要全面考察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专利的有效性、品牌的价值及技术研发能力等相关情况;第三,要准确选择那些购买风险较低,具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第四,应组建高水平的并购谈判队伍,把握谈判的主动权。

  随着2011年中国企业欧洲并购的升温,在欧洲一时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近日,最新出版的欧洲一家有影响力的杂志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幅漫画,主人公的身上写着“中国企业”,其手中的购物篮里,一头的货物上贴着“能源、信息、机械、新兴产业”,另一头的货物上贴的是“专利、商标、市场”,该漫画虽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