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浙江湖州:质量强市点燃发展新引擎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5-06 13:56
人浏览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转型发展,关系民生品质,关系城市形象。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具体落实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质量强市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回眸2011年,通过共同努力,全市质量建设政策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质量强企工作推进有力,产品、工程、服务、环保四大质量稳步提高,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贡献率逐步提升,年度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湖州市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继续以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市为目标,扎实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工作,点燃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围绕主题:全面构建质量强市工作格局

  日前,记者获悉长兴县政府加大对企业推行先进管理模式、创品牌和标准化建设的扶持奖励力度,将推行5S管理模式和能源计量管理认证纳入奖励项目,对通过企业分别奖励2万元和6万元。

  长兴县的此种举措只是湖州市实施质量强市的一个缩影。“围绕服务科学发展主题,湖州市上下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动、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建设新格局。”市强市办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据介绍,湖州市自2010年设立政府质量奖以来,质量强市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有效的工作载体,为质量强市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以《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若干意见》为总纲,配套出台了《2011年湖州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计划》、《2011年质量强县区考核办法》、《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实施方案》等5个配套性政策文件。

  制定湖州市及各县区质量强市、强县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质量强市目标。质量强市“十二五”规划列入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提出了“4345”质量强市建设整体架构,明确到2015年实现全市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基础建设明显加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意识明显增强,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等“五个明显”的总体目标。

  建立完善质量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市政府根据强市办建议设立了各县区政府量化考核指标,共计19项内容,涵盖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领域。在全省率先设立质量强县区考核办法,明确了质量建设机制、质量工作成效、质量安全水平三大类42项100分考核指标,湖州市全部县区实行质量建设工作专项考核,实现了市、县区、乡镇三级考核全覆盖,确保质量强市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推进,件件落实。

  在确定长兴县为全市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质量强企试点,在不锈钢管和生物医药两大块状产业中通过企业试点积极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在安吉椅业块状产业中通过企业试点积极推广精细化管理;在长兴耐火材料和蓄电池等块状产业中小企业中大力推广5S、 6δ等质量管理方法。举办推进卓越绩效管理专题讲座和质量管理论坛,在全市企业中掀起了推行先进质量管理办法的高潮。

  依托载体: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日前,南浔的世友木业双喜临门,该企业荣获“全国质量奖”,在全国木地板行业拔得头筹,这是国内首家建材企业获得的质量最高奖项;倪方荣董事长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2009至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长兴诺力机械的液压搬运车被上海等“四省一市”质监部门评为2010年长三角名牌产品50佳 ……世友、诺力等企业在“质量”上取得佳绩,都离不开湖州市围绕经济转型升级,集聚政府、社会、企业各方资源,实施知识产权、品牌、标准化三大战略,把安全监管摆在突出位置,严字当头、坚持不懈,确保质量安全。

  据介绍,湖州市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科技、经济活动中,逐步建立科技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着力构建准入、风险控制、诚信三大工作机制。将知识产权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指标,“硬化”知识产权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产权成为科技奖励、企业评定、项目立项的关键条件;重点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审查,防范知识产权纠纷,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南太湖精英计划”开展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审查工作;出台《湖州市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和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极大地保护了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湖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区二级政府质量奖全覆盖,去年全市共有10家企业申报市政府质量奖,其中五家荣获2011年度湖州市政府质量奖。围绕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积极组织南浔电磁线、织里羊绒服装、吴兴金属材料、南浔节能电梯等行业开展区域名牌培育创建工作,加大了服务业名牌培育力度。在全省34个项目中,湖州市升华拜克、铁鹰电池等5个质量赶超项目全部列入并通过验收,占全省的15%,列各市首位。

  围绕推动块状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建立块状产业技术标准体系,推进块状产业实施联盟标准。湖州市现有省级块状产业联盟标准项目9个,制定联盟标准24个,推广实施率达到规上企业的41%。建立完善湖州市标准信息公共服务网,南浔木业和长兴蓄电池标准信息子平台开通运行,安吉转椅标准信息子平台开始筹建。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主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6项,浙江久盛地板有限公司作为主要修订单位参与的《阻燃胶合板》和《阻燃中密度纤维板》两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专家审查,并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的要求,全面开展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制革、化工、造纸等六大重点污染行业排查摸底,按照各行业整治提升具体标准,将整治提升要求落实到执行主体,具体到有关企业,确保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实效,真正实现腾笼换鸟、产业升级。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在乡镇“一中心六站”设立“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服务民生: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现如今,湖城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风景旖旎的长岛公园、璀璨夺目的城市夜景等,让居住在湖城的市民感觉越来越幸福。

  东吴国际、新浙北大厦已进入主体建设,太湖明珠初见形象,奥特莱斯主体基本完成,东部新区总部经济园、南太湖科创中心二期、湖州多媒体产业园等加快推进。 [page]

  全市努力在提升城市环境和生活品质上下功夫,积极优化服务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工程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住得安心、活得舒心、过得开心’的生活期望。近年来,湖州市制定了《湖州市“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方案》,编制《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创模、生态、绿色“三大系列”创建,大力开展各类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制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考核验收办法》,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合理配置总量资源,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1900余个,继续严格执行“6+X”重点项目联审制度,共开展现场服务近400次,推进项目上千个,为基层企业解决环保问题300多个。制定《2011年度湖州市城乡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并着力实施。

  据介绍,湖州市在新修订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加大对企业品牌、质量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联动推进省服务业企业名牌的培育和申报工作;下达《2011年湖州市创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工作推进计划》,明确了4家首批示范区。全市首批4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去年1至9月份,实际完成投资4.06亿元(累计完成18.9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17.61亿元;制定了《2011年湖州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计划》,确定117家企业为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些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建设。

  开展了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和市场行为大检查,以湖州市住宅工程通病防治规定、住宅工程分户验收规定的执行情况等为检查重点,对全市已开工的59个项目,共计274.49万平方米,3.72万套房屋实行全数检查。对全市正在进行结构施工的138个项目开展了排查检查,涉及建筑面积402万m2。成立“打非”专项行动和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工作动员会,落实职责,严查严打,共计查处项目64个,涉及单位102个,有力保障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出台《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湖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规定》,引导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住宅工程质量工作。(吴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