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教育出版机构要有责任感 公信力 美誉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5 06:49
人浏览

  □傅伟中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西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傅伟中







树立导向意识: 教育改变人生 文化惠及民生

江西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江西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2009年改制后更名为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教育出版社)。自建社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和舆论导向,坚持以“服务教育,传播知识,繁荣学术,创造特色”为办社宗旨,先后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约500项(次),连续两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连续六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西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江西教育出版社秉承“教育改变人生”理念,坚持“主业优先、结构优先、效益优先、质量优先、市场优先、成本优先”原则,把握“资源不放、市场不让”,弘扬“创新至尊、效益至上、市场至高、发展至远”企业精神,着力建设成一个“有正确导向、有文化理想、有事业追求、有出版特色、有经济实力、有和谐氛围”的现代出版企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江西教育出版社充分发挥出版物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温润心灵、以文化人的作用,用图书滋养读者心灵、丰富读者头脑。江西教育出版社从做有责任感的出版人的要求出发,把关注的眼光投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经过不懈的探索和追求,业已形成的未成年人教育书系导向正确、市场认可、成效显著。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江西教育出版社以此为切入点,出版服务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图书。当时,媒体披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江西省弋阳县职工刘焕荣14岁时被山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91%,但是她以惊人的毅力,自立自强,并始终如一地关爱他人,尤其关心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忍着病痛给这些孩子们拨开思想的迷雾,抹去心头的阴霾。就是这个感动虚拟世界的真实女性、这个担当社会责任的平凡女性,这个网络点击率超过3000万次的传奇女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网络妈妈”。李长春同志和刘云山同志都对“网络妈妈”刘焕荣的先进事迹作出了重要批示。江西教育出版社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很快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网络妈妈》。

《网络妈妈》出版之后,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潮。江西教育出版社在省委宣传部、省出版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组织专家学者编撰《中外道德楷模100人》一书,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看了书稿后,欣然为该书撰写了序言,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担任了该书主编。此后,又陆续推出了《中外道德警示100例》、《中外创业传奇100例》、《中外应对危机100例》等图书。

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普遍流行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级趣味的所谓“段子”,而未成年人又十分缺乏具有时代精神的童谣。鉴于这种情况,江西教育出版社又组织编写出版了《新童谣》的拼音版、小学版和中学版。由于这些童谣来自民间和群众,结合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加上语言优美,因此受到少年读者的交口称赞,出版后总计发行了近150余万册。要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诚信抓起,要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为此,又编写了《诚信教育读本》,总发行量也超过了100万册。

今年,他们正在制作一部长达96集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动漫《小酷弟与魔术猫》,这是探索德育教育数字化的一次创新。

“一个优秀的文化企业必定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从2004年以来,江西教育出版社每年坚持在南昌举办‘万支玫瑰映红读书周’,让当地的读书人津津乐道;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地震诗集,并将该书的义卖款用于汶川灾后重建工作;在制定每个5年规划的时候,江西教育出版社都不忘寻找一个地方修建一所希望学校……”

打造精品工程: 重开经典之门 深耕文教图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繁荣文化创作生产,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全面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江西教育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精品图书的出版,用精品图书服务社会。

江西教育出版社近年来进一步明确了出版理念:重开经典之门,深耕文教图书。

“重开经典之门”表达了出版人对经典出版的怀想、敬仰、追慕和传承之情。当代出版人在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对传承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重开经典之门”是出版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江西教育出版社明确定位,集中精力出版一批功在当代、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书。

近几年来,在“重开经典之门”的出版理念引领下,出版了一批有较大学术积累意义与文化传播价值的高品质社科图书,为读者营造了厚重的文化气息。200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重印了《季羡林文集》,2008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开始出版《王云五文集》。王云五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出版家和教育家,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王云五文集》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总规模约700万字,拟分11卷共14册,今年将整体与读者见面。《豫章丛书》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在“重开经典之门”理念的指导下的又一套精品力作。《豫章丛书》是江西地方文献中卷帙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古籍丛书,共129种,所收古籍无一重复,收罗了较多的明清善本,绝大部分未曾单本刊行,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此书的出版是江西文化工程的一件大事。《鹅湖学术丛书》则是一套收入深度原创性学术专著的开放性丛书,丛书以800余年前盛行一时的“鹅湖之会”命名。目前,正在推出以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手稿》为代表的一批向中国现代小说经典名著敬礼之作。此外已与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签下了《国学史稿》,该作品有望成为国学研究扛鼎之作。已获得国家重点出版工程资金资助的《汉字形音义大字典》也正在排校中。《重开经典之门书系》第一辑即将与读者见面。[page]

江西教育出版社还努力实现精品图书“走出去”,开拓国际文化市场,用精品图书传导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创造、中国思想、中国精神,近年来达成版权输出的出版物近百种。《绝色中文》系列中文学习教材2009年秋输出海外,开启了我省向国外系列中文教材成品图书输出的先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高度评价并专门作了批示。新闻出版总署还以要情简报的形式将江西教育出版社“走出去”的情况报送中央领导同志。2010年开发的《朗朗中文》被列为国家汉办和孔子总部“YCT二级适用教材”并实现实物输出,面向欧美地区发行,码洋达80万美元。

在“深耕文教图书”出版理念的引领下,江西教育出版社强化自己的出版特色和专业追求。江西教育出版社对细节无限追求,对责任无上重视,对读者无比忠诚,致力于做品牌教辅的研发者,有效学习的倡导者,提高成绩的助推者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江西教育出版社始终推崇主业优先发展的理念,近几年来,倾力打造的八大系列30个品种专为学生课内外使用而编写的学生实用工具书全面发力。据开卷统计报告,这套学生实用工具书市场零售排名高居全国第三,单品种销售量名列全国第二。同时,注重为“三农”服务,大力服务“农家书屋”工程,针对“农家书屋”工程专门研发《九九文库》系列100个品种,这些图书定位精准、内容精良、制作精美,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媒体评价:“这种针对农家书屋,专门研发、权威审读、整体设计、时尚包装而推出的成系统、成规模的图书在全国独树一帜。”文库的一批图书进入四川、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农家书屋”采购目录。

着力品牌建设: 创建六大品牌 形成六种业态

出版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生命力!江西教育出版社经过多年的锤炼和打磨,目前,拥有图书、电子、音像、网络、报纸、期刊6种出版业态,旗下形成了《芝麻开花》、《疯狂英语》、《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我乐网”、《课程导报》六大品牌。

《芝麻开花》系列教辅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教辅领先品牌。江西教育出版社旗下的教辅图书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芝麻开花》。“芝麻开花”这一品牌,蕴涵着一个古老的哲理,其节节高的含义在中国应该说是老幼皆知,耳熟能详;“芝麻开花”同时又承载着良好的祝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江西教育出版社设计了3个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分别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辅。《芝麻开花》系列图书在“师生中叫得响、市场上销得动、考试时用得上”。赣教版教辅品种齐全,结构合理,质量上乘,服务优良,目前又衍生了“完美课堂”、“领航新课标”、“达标训练”等子品牌。

《疯狂英语》成为中国英语期刊领跑者。《疯狂英语》期刊近几年来以近40万份的月均发行量领跑全国英语期刊方阵,造就了业界关注的“《疯狂英语》现象”,被评为“中国十大创新期刊”。2010年《疯狂英语》被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列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并获国家重点文化产业扶持基金400万元。《疯狂英语》产业基地和《疯狂英语》“走出去”项目入选“国家出版产业项目库”。

《小学教学研究》成为“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小学教学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收录期刊”,2011年8月,又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近几年来,《小学教学研究》加强创新力建设,让这个老品牌创造出新活力。每年举办的“滕王阁之春”、“三清山有约”等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观摩活动,都吸引了全国各地千余名教师参加;每年举办的英语电影听说分级教程观摩研讨会也影响较大。

《新小读者》定位为“小读者的心灵读本”,着力打造成《读者》的少年版。成为“三心刊物”:“良心”刊物,无论从办刊宗旨还是从办刊质量,体现“刊物育人”的时代要求、价值追求和道德素养;人文刊物,刊物以人为本,以小读者的发展为本,关注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需求,让小读者“学语文、学做人”,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趣味刊物,刊物传递的思想,没有板起威严的面孔,没有拿腔拿调的说教,而是让小读者从阅读优美的选文中,去感受文趣、理趣和情趣,去激起共鸣、震撼心灵。目前期刊的期发行量已突破10万册。

“我乐网”倡导“我学习我快乐”。“我乐学习网”正进一步探索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开设《网络课程》、《网络教室》、《在线测试》等栏目,实现学生的在线学习功能。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着力开拓数字出版项目,自主开发的《高中新课标网络课程》,在全国出版界属领先之作。

江西教育出版社注重全媒体发展,联合红星音像电子出版社重组了《课程导报》。这也是江西教育出版社拥有图书、电子、音像、网络、期刊5种出版媒体后,又进军报纸领域之举,从而获得了一个较齐全的出版业态。

品牌建设是江西教育出版社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江西教育出版社基业长青的路径依赖。近几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发展迅速,经济指标以15%~3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近2500万元,创造了经营指标历史最高水平,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思考

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江西教育出版社在肩负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精品工程和品牌建设的同时,深入思考一个出版企业应该承载的历史使命。

出版企业要有责任感、使命感、道德感。当前,出版企业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文化具有历史性、群体性和影响性。文化对社会的责任承担,主要表现为对民族精神的传扬、对时代精神的构建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道德提升。文化企业除了要有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外,还应具有创造精神文化、引导精神文化的责任感。

出版工作要把责任感、使命感视同为道德感,时刻牢记我们所承载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首先,出版应该遵循教育的价值指南,绝不唯利是图、“讲金不讲心”,绝不以出版物的低俗化为代价牟取蝇头小利。其次,坚持道德意识,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市场有操守,道德有底线,娱乐有分寸,出版有责任。[page]

出版企业要有作为、有担当、有奉献。思想文化的阵地,优秀文化不去占领,文化糟粕必然要去盘踞。我们要使文化成为百姓的“一日三餐”,而不是“点心”,从而以文化活动愉悦民生、以文化项目惠及民生、以文化精品提升民生。

要有作为、有担当、有奉献,首先,要坚持政治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其次,真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让更多的公众沐浴优秀文化的和煦阳光。

出版企业要能革故、能推陈、能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必然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但拥抱市场并非意味着放弃基本原则和使命。改革是改革生产方式而不是改革生产内容,是改革传播手段而不是改革传播目的,是通过改革生产方式更好地优化生产内容,通过改革传播手段更好地实现传播目的。我们要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做到,政治方向不迷失,价值观念不丧失,文化阵地不丢失。这要求出版企业敢闯新路,勇于胜利。

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是一个文明古国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号角已经吹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江西教育出版社将做到勤于思考、善于策划、创新内容、创新形式、设计载体,用优秀出版物,用精品出版物,传递出向善、向上的力量,用向善、向上的力量打动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