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十只“蓝猫”九只假 卡通产业先行者陷入盗版困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20 14:00
人浏览

“盗版不仅影响企业的形象,还使企业无力扩大再生产,将影响整个卡通产业的发展。”说起产品被盗版仿冒,三辰卡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冷旭佳用“深恶痛绝”来评价。

盗版VCD占市场的90%

在中国动漫卡通的产业化上,“蓝猫”是先行者。然而,随着“蓝猫”产品的热销与知名度的提高,不少衍生产品备受盗版商侵扰。

据冷旭佳介绍,目前,从大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到小商小贩,各种侵权、盗版“蓝猫”产品层出不穷。仅盗版“蓝猫”VCD,假冒署名的出版社就有16家之多。而据中国音像协会的专家估计,盗版“蓝猫”VCD占市场的90%以上。

不仅是音像制品,其他产品的盗版侵权也很猖獗,在服装、书包、文具、童鞋、方便面、饮料、糖果食品、复读机等市场都发现了假冒“蓝猫”产品。

冷旭佳告诉记者,包括一些知名的公司都在使用“蓝猫”的形象进行生产经营。仅福建石狮市一地,就有上百家服装厂盗用“蓝猫”的品牌,假冒产品充斥市场。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仿冒产品,冷旭佳说“很是无奈”。

卡通产业受到严重威胁

冷旭佳认为,首先,盗版使原创动画碟片和图书的销售受到严重影响,碟片和图书的销售量连年走低。其次,质量低劣价格便宜的仿冒“蓝猫”产品充斥各地小商品市场,无论对“蓝猫”的信誉度还是对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都造成严重威胁。

冷旭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身质地好的“蓝猫”服装对外要卖100多元,而质量低劣的仿冒品只卖10至20元;正版生产的光碟要卖5元,而盗版光碟只卖1.5至2元,盗版者所攫取的利润为正版经营的好几倍,致使动画片及衍生产品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之间产生巨大差异。

蓝猫卡通产业好不容易才在境外卡通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却又遭到盗版侵权行为的围追堵截。长此以往,本来就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国产卡通将失去发展壮大的势头,陷入绝境。对于卡通产业的前景,冷旭佳充满忧虑。

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冷旭佳告诉记者,面对猖獗的盗版者,“蓝猫”虽拿起过法律武器,但收效甚微。三辰卡通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权利体系和维权网络体系。目前集团已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385件商标,商品类别涉及44个种类。

冷旭佳认为,国家对打假或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不健全,经济重罚、重赔和处罚不到位,执行不力,甚至有的城市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对盗版者熟视无睹。冷旭佳建议,要加强对新兴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法律保护,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力。

石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