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社长总编带头走基层写民生 这个头带得好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30 14:41
人浏览

  □本报记者 曾革楠 朱侠

  连日来,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宏大队伍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这就是媒体领导带头“走转改”。

  “没想到平时拿笔杆子的大总编蹲下身就干起了活,而且干得有板有眼。这个走基层活动真不是走过场,这次真是走到了我们老百姓中间,走到了我们心里。”河北霸州南孟镇西粉营村村民杨顺江说。

  中央媒体带头示范 身体力行走近群众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人……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媒体老总身体力行、躬亲示范,在引领媒体同仁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在践行着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时期既已形成的办报思想和原则。  

  9月13日,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来到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进园区、访职工、上矿山、下矿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转型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总编辑吴恒权也于8月31日赴湖南湘西,深入群众生产活动第一线进行实地采访。

  9月20日~23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南省林州市,深入田间地头、山村农户、建设工地、工厂车间,就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调研。9月下旬~10月,总编辑何平将赴山西兴县,进行蹲点采访报道。

  9月6日,《光明日报》总编辑胡占凡深入河北霸州南孟镇西粉营村,了解当地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并亲自撰写通讯《霸州有个西粉营》,为当地群众呼吁解决贷款难等问题。

  9月8日,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带领采访小组,深入到江苏东海县蹲点采访,由其撰写的《北芹村的蔬菜不愁卖》等稿件着力宣传了东海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举措及成效。

  8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带领2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奔赴辽宁的工厂、农村、学校,走村入户,倾听百姓呼声,寻找报道线索,确立报道选题。

  9月7日,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赴黑龙江五常市安家镇,连夜走访当地农户,并在拖拉机上、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展开了细致的采访,《北大仓今年粮满仓》9月8日在《新闻联播》播出,成为当日焦点之一。

  “虽然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延安时期不同了,但令人欣慰的是,那一时期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原则仍一以贯之,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程曼丽说。

  而在网友“天女散花123456”看来,走群众路线,不应有职位大小和时间先后,区别只有态度是否积极,感情是否真诚,作风是否扎实。

  地方媒体迅速跟进 积极行动转变作风

  走基层,“身入”不等于深入,身到更要心到。只有深入,才能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新闻;只有心到,才能在平淡中发现最伟大的时代精神。中央媒体领导到一线采访的实际行动,对地方各级媒体的“走转改”活动起到了强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8月31日~9月1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汪家驷带领采访小组来到大别山深处的太湖县,就当地公益性文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调研采访。在一天的时间里,采访组先后走访3个乡镇,采访多名农民和乡村干部、基层文化工作者,写下了近20页采访记录。经过采访小组和相关编辑的连续奋战,9月2日,稿件《大山深处书香浓》在《安徽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从8月初开始,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便带领记者先后到聊城、莱芜、淄博等地调研采访,先后在头版头条推出了《从县域经济的“聊城现象”看欠发达地区崛起路径(上、下)》等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9月20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江作苏亲临汉江防秋汛最前线,在最吃紧的当码头险段,带头采访、带头写稿。

  8月31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李启瑞带队深入全国文明村镇南宁市武鸣县双桥镇下渌村采访调研;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刘卫日前在固原市与《固原日报》编辑记者深入座谈,总编辑沙新亲赴宁夏西吉县偏远乡村采写了《苇草织梦》、《穷山僻壤“状元村”》等一批鲜活的稿件;9月5日~7日,《重庆日报》总编辑张小良深入江津四面山镇洪洞村中咀社王家塝地界一座无名小山,翻越陡壁,实地采写出了《夜访“守余火”的汉子》;9月13日~14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率领几名年轻记者,来到距广州200多公里的粤北山区连南瑶族自治县,两天时间里行程逾800公里,走访了3个镇5个村10多家农户,获取了大量翔实、客观的新闻素材……

  “‘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为集团队伍建设搭建了一个新平台,为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提供了良好契机,也使我们看到了新闻宣传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新闻单位领导带头示范,这是对本单位最好的动员部署。”傅绍万表示。

  群众读者反响热烈 期待更加讲求实效

  媒体领导身体力行,带头下基层,访民众,察民情,写民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了新闻界和读者的极大认可。

  “媒体领导带领一线记者深入基层,以解剖麻雀的扎实作风,在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指导记者、并亲自采访,体现了党报集团对新闻战线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刻认识,真正体现了党报和党报记者眼睛向下,脚踏实地的好作风。”捧读9月2日《安徽日报》的报道,太湖县图书馆馆长曾玉琴动情地说。

  “媒体老总跑基层,跑出了亮点,挖出了真金。更可贵的是,大量充满现场感的细节描写和生动故事让经验变得易懂易学。”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看来,报社领导带头“走转改”,不仅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而且老总们亲自在现场指导,可以使“走转改”活动开展得更加扎实。同时,老总们从采访到编务一一过问,对“走转改”报道相关记者也将起到激励作用,有利于“走转改”活动的长期发展。

  “深入基层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时期就倡导的‘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优良传统如今又得到重视和发扬。但是,在现阶段强调‘走转改’决不是回到原点,而应该是新形势下的提升。期待老总们在言传身教中,更加注意讲求实效,不断总结新经验,创造新模式,提高到新水平。”范以锦说。


  【短评】

  这个头带得好

  在此次“走转改”活动中,媒体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纷纷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并带头采写新闻作品,这对于密切媒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新闻单位转变作风、改进文风,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page]

  实践证明,越是和群众联系得紧密,媒体就越是受欢迎,脱离群众,媒体就丧失了发展的“源头活水”。媒体领导带头“走转改”,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群众的关切和实际需要,真实地了解舆情和国家政策执行情况,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头脑清醒。另一方面,社长、总编、台长身先士卒,带头下基层,也可以为年轻记者树立榜样,有助于加强新闻战线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现象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也更加多元、多样、多变,新闻宣传战线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完成这一任务,迫切需要媒体领导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沉入基层摸情况,深入百姓问需求,向实践要对策,向群众要智慧。热切希望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媒体领导下基层活动,不仅是一种姿态,更应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举措,能够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下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