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记者走基层,应该怎么走?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08 01:15
人浏览

编者按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翻看报纸、观看节目时,总会眼前一亮——一个个普通百姓成了新闻主角,很多文章少了匠气、多了朴实;更多的记者通过基层这个大课堂,也更加懂得如何才能写出反映基层真实状况、语言生动鲜活的好作品。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次活动,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次历练和对其职业素养的提升。那么,基层到底在哪里?记者究竟该如何走基层?记者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围绕这些问题,本期《传媒周刊》05版~07版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主题,为您展现新闻战线的生动实践。

深入一线 将新闻写在大地上

  □本报记者 袁舒婕

“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近群众,就是走近基层。”这是《人民日报》9月6日在头版发出的呼喊,告诉新闻人基层并不遥远,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走近群众的生活、真切感知群众的内心,我们也就走到了基层。连日来,全国新闻战线纷纷响应“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号召,深入基层一线,将新闻写在大地上,引起热烈反响。

及时部署

让“笔杆子”真正走下去

“笔杆子”们走下去,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体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才能抓回“活鱼”。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后,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以及各省(区、市)的党委宣传部和各新闻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制定相关活动方案,为的就是让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让记者的笔下多一些泥土的气息。

有的记者到基层去,往往是走马观花。为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各新闻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安排,尽量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走基层。据了解,人民日报社将活动详细划分为五大工作内容,安排在3个阶段实施;新华社社长李从军在进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部署时,便强调“要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融入血液成为价值理念”;江西省为增强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确保具体活动的设置与开展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除了基本的工作安排之外,各单位还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活动实效。比如,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近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到革命圣地延安体验生活;新华社计划于10月开展第一届“清新文风”范文征集评议活动;福建省要求将各新闻单位开展活动的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单位创建等综合考评体系。

“好像从8月开始,电视里关于我们普通人的节目多了很多。”来自广西的普通观众陈小姐这样说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重点新闻栏目中开辟相关专栏;新华社在文字通稿线路、图片通稿线路、视频中文通稿线路分别开设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回的报道;《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中央级报纸纷纷开设专栏报道来自基层的鲜活新闻;《华西都市报》、《新民晚报》等各地的都市类媒体也开辟专栏推出相关报道。

奔赴基层

不仅身入更要心入

“脚底板下出新闻”是新闻界的一句老话,到今天,这种精神不能丢。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心不入,就闻不到大地的泥土味,也听不到百姓的心里话。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奔赴基层一线,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社会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据了解,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相继选择基层县、乡、镇、村作为联系点,包括乡镇、村庄的中小学校、卫生院所、文化馆站、图书馆、敬老院等,定期组织编辑记者开展蹲点调研活动。9月1日起,《解放军报》策划推出“中国边海防重要标识地巡礼”大型系列采访活动,派出30多名记者深入边防海岛一线,接力进行实地采访。据了解,此次采访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2月中旬。

各地新闻媒体在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的表现也毫不逊色。8月26日,河北省新闻单位“‘走转改’老区行”活动在河北易县石家统村拉开帷幕,河北省各新闻单位共组织68支基层采访小分队,分赴平山、阜平、涉县等革命老区寻访先辈足迹;四川省各新闻单位建立了一张报纸、一家电台、一家电视台分别联系一个社区、一家医院、一所学校、一家工厂、一个村庄的制度,使宣传报道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呼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三秦都市报》、西部网等新闻媒体派出数百名记者,奔赴陕南、陕北、关中等地采访。

据了解,深圳《晶报》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更是全员出动,编委会成员、全体采编人员拟用一年多时间走遍深圳57个街道,反映社区居民愿望,为基层民生鼓与呼,这样的规模在《晶报》历史上尚属首次。

深入采访

涌现接地气的好作品

“将笔触放在基层,把镜头对准群众”,是新闻工作者走群众路线应有的态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推进以来,很多新闻媒体通过定期蹲点调研、深入一线采访,涌现了一批有人气的好栏目和接地气的好新闻。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一篇篇来自生活最前沿的鲜活特写格外醒目。比如,《人民日报》的《跨出“农门”闯“城门”》、《平谷大桃上山来》等文章生动描绘着生活的变化,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基层中国》专栏中播出《竺大爷的幸福晚年》、《“低保户”周素艳搬家》等报道,反映普通百姓的亲身感受,捕捉他们真实的生活片段,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北京青年报》推出《24小时直击》栏目,以与新闻热点有关的基层岗位为采访对象,比如,生猪进京的瘦肉精检测员岗位、预约挂号推出后的114接线员岗位等,以时间点为串联方式,运用24小时直击的手法,表现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每一篇报道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age]

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中结合自身定位,突出专业特色。比如,《科技日报》在《科技改变生活》等专版,紧扣青少年控烟、化妆品选购等事关基层百姓生活的科技议题推出多篇稿件;《农民日报》刊发的《敬老院里的别样婚礼》一文,将敬老院里喜结连理的老人的婚礼通过对话的真实描述,使喜庆又感人的场景跃然纸上。“今后,俺就是你的拐杖,你想去哪儿,俺带你去。”68岁的新娘高其华对64岁的盲人新郎曲汉友说的话生动又真实。

在地方媒体中,《新民晚报》在《我的基层报告》栏目中所刊登的文章不仅是一篇篇报道,更是一份份报告,每一篇都是采访调查、总结提炼之后形成的,其开栏的首篇文章《奉献凭热心,维权讲理性》让我们看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记者扎根一线的身影格外真实。《北京日报》确定了《记者在基层》专栏的选稿标准,即对稿子在典型、生动、现场感、采写细节、感情等方面作出要求,以使得一篇篇深入反映基层生活、文风活泼质朴的新闻稿件纷纷见诸报端。

彰显实效

用心灵感受百姓生活

最能打动广大受众的,往往是百姓话题、基层声音。不少编辑记者表示,经过“新春走基层”、“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等活动的多次锻炼,新闻媒体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比如,来自基层的报道多了,记者采访更加脚踏实地了,写作文风有变化了,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这些变化就在于,记者把镜头、笔头对准了普通群众,用心去感受百姓的生活、感知群众的冷暖。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西安日报社总编辑助理齐树华在微博上说:“‘改文风’要改什么,就是要改掉那种夸张、虚构、造假、大话、空话、套话、穿靴戴帽、无限拔高的习惯,用新鲜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写新闻。要提倡写短新闻,提倡用群众说出的鲜活引语,用记者观察的现场描写,用百姓的视角看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讲故事,用家常话说百姓情。”对此,《光明日报》策划部记者谢文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为了让记者真正下到基层、深入群众,光明日报社对采访写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记者必须亲身经历、亲身体验,沉下身去,不能蜻蜓点水,并倡导报道必须“短、新、实”,要通过稿件体现出作风的转变和文风的改进,用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阐释观点。

实践证明,那些流传于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不朽之作,无不是记者深入基层写出来的。一棵树只有把根扎深,才能枝繁叶茂、焕发活力。“这个设在基层的课堂,使我不仅完成了一次学习体验之旅,更让我懂得怎样才能写出反映基层真实情况的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民需要的新闻工作者。”中新社记者郭金超在参加“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后坦言,通过在延安的几日,使他真正地明白了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