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行政纠纷在线律师

武汉
行政纠纷
综合排序
抱歉!当前地区暂无行政纠纷律师
为您推荐其他律师
最新咨询
最新问答
食品袋上出现绝对化用语,怎么处罚?
您好,需要具体看是何种绝对化用语被用于什么样的食品上,具体情况您可以和我进一步沟通,我会尽全力为您解决问题。
钱志强律师 钱志强律师
人看过
怎么查有没有案底
你好,去户籍地派出所查询。
李星律师 李星律师
人看过
骑报废的摩托车,被交警查扣不处理会不会拘留有案底?
将被拘留,但没有案底,只有违法记录。
阮建国律师 阮建国律师
人看过
如何处罚中型卡车(黄牌)高速超速不到20%?
法律分析:(一)超速处罚超过规定时速10%以内,暂不处罚;(二)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以50元罚款,记3分;(三)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30%的,处以50元罚款,记6分;(四)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30%的,处以200元罚款,记6分;(五)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未达70%的,处以1000元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六)超过规定时速70%的,处以2000元罚款,记12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其中在限速低于60公里的道路上超速未达50%的,处警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第九十条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派出所让我签什么处罚书我去了会被拘留吗?
法律分析:一、签了行政拘留书并不一定就要拘留,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执行行政拘留。二、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时候,可以对需要侦查的对象采取措施,依法进行暂扣。而行政拘留作为行政处罚中罪严重的处罚的,其根据的是治安管理条例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其最常时间不得超过15日,如有叠加,合并处罚时,时间也不得超过20日。同时,如果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满的,应当是提起行政复议,之后在提交行政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当对于刑事拘留不满的情况时,建议委托律师进行处理,此时属于刑事诉讼法的管辖范围。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违法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但是,曾被收容教养、被行政拘留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或者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有罪的除外;(三)七十周岁以上的;(四)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衍生问题:衍生问题:拘留按照什么程序执行?1、公安机关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然后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者按捺手印。被拘留人拒绝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的,执行人员应在拘留证上注明。2、拘留所应当凭拘留决定机关的拘留决定文书及时收拘被拘留人。
骑电动车没有头盔的车被扣了
法律分析:骑车没带头盔被交警登记,驾驶者将会被记扣2分和罚款200。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实习期间饮酒驾驶车辆不是醉驾纸质罚单开的暂扣驾驶证6个月交管12123怎么显示没有备案驾驶证
从暂扣之日起算。酒驾驾驶证被扣六个月的处理方法:1、到违法地交警队打处罚单和出具《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满分教育通知书》,持罚款单到指定银行缴清罚款;2、持《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满分教育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明、驾驶证暂扣凭证在违法地或驾驶证核发地车管所办理参加满分学习和考试(考科目一);3、考试合格后领取《机动车驾驶人违法满分考试信息反馈通知书》,等六个月暂扣期满到驾驶证扣留地交警队取回驾驶证。法律依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户籍迁出原车辆管理所管辖区的,应当向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机动车驾驶人在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管辖区以外居住的,可以向居住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申请时应当填写申请表,提交机动车驾驶人的身份证明和机动车驾驶证,并申报身体条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