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200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通知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晋市政办[2005]82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5-06-29
施行日期:2005-06-29
发布部门: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各有关部门:

  《晋城市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晋城市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

  一、2004年度我市发生地质灾害简况

  2004年,我市各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地质灾害。其中灾情较为严重的地区有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主要灾种是由采矿活动上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滑移、滑坡、水源枯竭、地下水污染等矿山地质灾害。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危害程度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发生危害较严重地质灾害8余处,涉及6县(市、区)的多个乡镇,造成毁房100余间,破坏农田1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其中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的地质灾害有:晋长高速公路采空治理区,城区白马寺木森林公园土地塌陷,高平市三甲镇王家山滑坡,阳城县町店桃坪滑坡,陵川吕家河滑坡等。

  二、2005年全市降水趋势预报

  (一)总趋势:

  预计:2005年夏季我市降水量300-355毫米,与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正常略偏少。伏期有阶段性旱象,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洪涝仍有可能发生,气温正常偏高。

  (二)6-8月预报

  6月:降水量60-75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略偏少,平均气温在21-23℃,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

  7月:降水量在140-160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沁水、陵川略多,其余略偏少,平均气温在23-24℃,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

  8月:降水量在120毫米左右,接近历年同期平均值,平均气温在21.5-23.0℃,较历年同期平均值略偏高。

  (三)伏天及第一场大雨天气预报

  伏天预报:

  头伏(7.15-7.26)为45-5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有旱象。

  中伏(7.27-8.13)为90-10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有旱性。

  末伏(8.14-8.25)为40毫米左右,较历年同期偏多,局部地区有洪涝。

  夏季第一场≥30毫米降水过程预计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上旬。

  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重点防治地区

  我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岩溶塌陷、地面塌陷、地裂缝及房屋裂缝等。

  (一)城区的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北石店、西上庄、钟家庄及东街、北街、西街一带,灾害点有49处。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采煤诱发的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等。主要是古书院煤矿、北岩煤矿、凤凰山矿、王台铺煤矿等国有煤矿,由于使用先进的采煤方法,使矿区大面积资源被采空。诱发的地质灾害分布集中,密度大,破坏及危险性大。

  (二)泽州县的重点防治区:

  1、大阳-周村重点防治区:该区分布于大阳镇、下村镇、大东沟镇、川底乡及周村镇的较大煤矿矿区范围内,灾害点23处,该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煤引起的采空塌陷、地裂缝、潜在崩塌、滑坡等灾害。对村庄、矿区及耕地造成破坏或构成严重威胁。

  2、巴公-金村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与巴公镇、北义城镇、高都镇及金村镇的较大煤矿矿区范围内,其中有三八煤矿、营山煤矿、凤凰山煤矿和王台铺煤矿,还有207国道,太焦铁路及长晋高速路等重要干线,灾害点60处,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等,是泽州县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南村-犁川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南村镇大部分地区,大箕镇东部,南岭乡中部及梨川镇中部大部分地区,灾害点28处,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采煤产生的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及不稳定斜坡等,该区除晋普山大矿外,主要以集体和煤矿为主。已影响到部分居民正常生活。

  4、山河镇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太洛路沿线山河镇的东凰头、岭东、衙道等一带,灾害点6个,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采矿、筑路切坡诱发的滑坡、不稳定斜坡及危岩体。这些灾害对公路、村庄产生严重威胁。

  (三)高平市的重点防治区:

  1、西南部重点防治区:该区为马村、原村、野川一线,为唐安煤矿、伯方煤矿等较大煤矿为中心的煤矿分布区,有灾害点18处。该区的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煤引起的采空塌陷、地裂缝及修路切坡形成的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对村庄、矿区及耕地造成破坏或构成严重威胁。

  2、北部寺庄-永录重点防治区:分布于永录乡、寺庄镇、北城办事处和神农镇,有灾害点13处。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空塌陷、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受威胁的对象为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设施、道路、水源和耕地。

  3、城东重点防治区:分布于米山镇、东城办事处、陈区镇、北寺镇、建宁乡及神农镇的一部分,有灾害点48处。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受威胁的对象为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设施、道路和耕地。

  4、河西重点防治区:分布于河西镇及南城办事处,灾害点14.主要地质灾害是采空塌陷、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受威胁的对象为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设施、道路和耕地。

  (四)阳城县的重点防治区:

  1、大峪沟-陕庄-芹池重点防治区:位于芹池镇。具有潜在泥石流沟,均处于形成期。主要对西气东输管道和陕庄、户门口村等村庄构成威胁,其次是阻断河道、冲毁公路。

  2、下李丘-上会庆-尹庄重点防治区:位于县城北,属凤城镇。地质灾害主要是由采煤形成的地裂缝、采空塌陷、潜在滑坡等,主要对房屋、耕地、水利设施等造成损毁和构成威胁。

  3、圪堆-白庄重点防治区:位于县城西部,属凤城镇,发育有降雨及人工开挖、加载形成的滑坡和开挖铁矿形成的采空塌陷与地裂缝。稳定性较差-差。

  4、石家庄-上孔-北音重点防治区:位于县城东部晋阳高速公路西段,属凤城镇和润城镇。地质灾害主要是公路切坡和洞室开挖形成的滑坡、地裂缝。危害主要是阻塞公路、威胁交通安全以及破坏房屋。

  5、町店-蒿峪-美泉重点防治区:位于芦苇河谷,属町店镇和凤城镇。发育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潜在滑坡、地裂缝等。致灾原因是煤矿开采以及修路切坡等。威胁阳城纺织厂、蒿峪铁厂等企业和侯月铁路及拟建的国家级生命线工程西气东属管道等。

  (五)沁水县的重点防治区:

  1、水泉-中村-张村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龙港镇水泉、郝家、宋庄,中村镇中村、上峪、蒲泓,土沃乡台亭、下格碑,张村乡板桥、张河等地。灾害点48处。主要为开采煤炭、铁矿和修路而引发的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及潜在泥石流等,对村庄、道路及耕地造成破坏或构成严重威胁。

  2、冯村-固镇-里必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于张村乡冯村、雨沟,龙港镇南窑、韩山、固镇、苏庄及城西一带。主要是受降雨、修路建房切坡等影响,发育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

  3、五里庙-湘峪-赵庄重点防治区:位于嘉峰镇、郑村镇的大部分地区,是城东地区的主要产煤区,灾害点47处。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由采煤产生的采空塌陷、地裂缝、滑坡及潜在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呈线状分布于煤矿密集地带,发育密度较大。已经造成房屋裂缝、耕地破坏、地下水水位下降等,对村庄的安全构成威胁。

  4、张沟-东山-老坟沟重点防治区:位于曲辉公路沿线的郑庄镇、端氏镇、胡底乡一带。该区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为修路切坡形成的滑坡及潜在危险性斜坡段,其次为建房切坡及降雨产生的崩塌,呈点状分布,稳定性较差,规模虽小但危险性较大,对村庄及公路的安全构成威胁,潜在经济损失较大。

  (六)陵川县的重点防治区:

  1、滑坡、崩塌(危岩体)重点防治区:该类灾害主要分布长陵路、环城路、陵辉路、陵川-武家湾路及陵川-锡崖沟路等公路两侧,由于筑路切坡,破坏了坡体的自然结构,使其容易产生滑坡、崩塌(危岩体)。

  2、六泉乡西掌洼泥石流重点防治区:位于六泉乡的香磨河沟流域,该流域山高坡陡,植被覆盖差,不良地质现象中等-严重,容易在强降雨条件下形成泥石流。

  3、地裂缝、地面塌陷、地下水水位下降等重点防治区:这些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境西部煤矿主采区,随着开采活动的持续,采空区面积将继续增大,灾害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四、重点防范的交通干线

  区内铁路有侯月线、太焦线,公路有晋阳高速路、长晋高速路、晋韩路、阳济路、晋陵路、太洛路、陵辉路等。本区多为山地丘陵区,山区铁路、公路的修建,因开发坡角,形成人工高陡边坡,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采取必要的消坡护角措施,同时加强监测、预报,对发现的隐患、出现的问题,要尽快解决。

  五、防范措施

  各县(市、区)要在地质灾害现状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隐患点;对地质灾害危险区、隐患点进行监测、预报,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落实工作。重点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报灾情,提供线索,做到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协调运作、群测群防的工作机制,保证防灾救灾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监测、搞好预报工作

  对上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及时组织开展汛前调查,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灾方案,逐点落实包括监测、预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具体负责人;铁路、公路等部门要组织力量加强巡查,及时排查险情,保障线路畅通。在预报范围之外的地区,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要注意观察和及时收集情况,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建立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体系

  各县、市、区要采取电视、广播、报纸、集中培训、宣传画、宣传材料、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区附近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灾情发生或发现有预兆时,监测人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主管部门接到灾情通知后,应及时组织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对灾害进行调查,分析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规模和危害,为采取应急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当地人民政府要积极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四)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回检查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巡回检查制度,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定期对重点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检查。特别是在汛期,应增加巡回检查次数,及时指导预防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抢险救灾

  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其所在地的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原因,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防范措施,使救灾工作做到有效有序。

  (六)严格执行灾情速报制度

  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灾情速报制度和值班制度,要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做到网络畅通、抢险及时。灾情发生后,要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并把详细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附件1:晋城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成员名单

  组 长:贾联亭

  副市长

  副组长:莫文山

  市政府副秘书长

  王有明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成 员:和志胜

  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长

  魏长卿

  市民政局副局长

  连建平

  市财政局副局长

  郭清洁

  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廉根

  市交通局副局长

  戴建军

  市卫生局副局长

  陈发喜

  市气象局副局长

  刘万堂

  市水利局副局长

  韩 楚

  市旅游局副局长

  裴天德

  市建设局副局长

  尹三旺

  市林业局副局长

  董小清

  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 荣

  市武警支队副支队长

  王建锋

  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张灵芝

  市地震局副局长

  牛德文

  市煤炭工业局总工程师

  防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和志胜同志担任。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3,588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城市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灾方案的通知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