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凉府发[2005]3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5-01-26
施行日期:2005-01-26
发布部门:凉山州人民政府

正文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为切实加强双语教学,促进我州民族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凉山州《彝语文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州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州双语教学工作作如下决定。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依法治教的力度

  1.正确认识我州双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我州是以彝族为自治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中:木里为藏族自治县),民族教育是我州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双语教学是我州民族教育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1978年恢复各科以汉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开设一门彝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二类模式),1984年举办各科以彝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开设一门汉语文的双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一类模式)以来,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州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教育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探索和总结出了“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两次分流,四级规划,两次接轨”的办学思路和经验,开通了从小学到大学用彝文教学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办学路子,培养了大量双语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在凉山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我州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就业政策改革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领导和群众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有所减弱,双语教学面临严峻的考验。

  2.充分认识双语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在我州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及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二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三是研究、挖掘、开发我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的需要;四是增进各民族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实现我州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在我州民族聚居区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是由我州民族聚居区语言、文化现实环境决定的,它有效解决了语言文化障碍这一长期困扰我州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性难题;它遵循少数民族少年儿童语言文字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全面发展”这一核心内容的要求,是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需要。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我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民族教育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有利于推进和巩固“两基”成果;有利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实事求是、尊重科学规律、促进新世纪民族教育健康发展的高度,坚持不懈地认真抓好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

  3.认真推行依法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彝语文工作条例》和中共凉山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校的双语教学,强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从依法治教的高度,加强双语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工作。在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州有关民族自治及民族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州实际和少数民族的特点,提请州人大依法制定《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依法保障我州民族教育及双语教学优先发展。切实加强执法力度,并把对双语教学的重视、支持及双语教学工作成绩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工作和政绩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完善双语教学体制

  4.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州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人为本,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民族文化资本转变,打造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办学模式。我州双语教学的目标任务是:结合凉山实际,构建两类模式并举并重的双语教学体制,以利于推进、巩固、提高“普九”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汉兼通”的人才,以适应自治州经济、社会、民族发展的需要。

  5.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大对双语教学的重视力度,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统筹规划和领导,把双语教学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议事日程,制定好本地区双语教学发展规划,并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十年行动计划》等项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加以实施。要定期召开双语教学工作会议,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和解决双语教学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6.进一步合理布点一类模式学校(班级)。一类模式是事关双语教学发展的高层次内容,是凉山双语教学最具特色的部分,合理布点好一类模式学校(班级),对巩固和发展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类模式小学原则上办在学生缺乏汉语环境的少数民族聚居乡,要以乡规划,11个彝族聚居县继续按照省州的要求,每县至少有4个以上的乡镇同时举办。根据实际情况,四至六年级,可在乡镇中心校举办寄宿制或在县城举办重点寄宿制一类模式班。初中以县规划,有小学一类模式的县民族中学或县城中学必须举办重点寄宿制一类模式初中班。高中以州规划,分别划片区由昭觉县民族中学和喜德县民族中学举办重点寄宿制一类模式高中班;昭觉县民族中学负责招收布拖、金阳、雷波、美姑、昭觉5个县的一类模式初中毕业生,喜德县民族中学负责招收冕宁、越西、甘洛、盐源、普格、喜德6个县的一类模式初中毕业生,相关县应为昭觉、喜德县民族中学输送充足的生源。为了确保一类模式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各有关县的一类模式小学、初中不能断桥。

  根据学生双语能力的发展状况,为适应学生将来升学、就业后信息交流、族际交流对语言能力的不同需要,双语教学模式在中学阶段可实行“双向分流”,即中学阶段,一类模式可以分流到二类模式,二类模式也可以分流到一类模式。

  7.大力发展二类模式双语教学。我州所有中小学校,凡少数民族学生占50%以上的班级必须将民族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开设,少数民族学生数达不到50%的班级,学生要求学习民族语文的,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民族语文课;全州各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校必须开设民族语文课。根据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县市的二类模式的民族语文课小学、初中、高中必须从一年级起开设,且开设面必须达到本县市少数民族中小学在校生数的85%以上;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以任何借口中断开设和出现走过场现象,否则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8.作好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高考接轨工作。根据我州“双语教学,两类模式,两次分流,四级规划,两次接轨”的思路和省上的安排,从2005年起,我州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将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直接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试题直译卷,成绩优秀者可升入非彝文专业的高等院校,拓宽一类模式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渠道。因此,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昭觉、喜德两所民族中学要做好接轨前的相关工作,州县教育部门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为确保高考接轨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拓宽升学渠道,昭觉、喜德民族中学要扩大一类模式高中的办校规模,争取每年有300名左右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

  9.彝语文考试成绩计入考生录取分数。从2005年起,凡是开设了彝语文课的学校(班级),学生毕业时,必须参加彝语文考试,并在初中、高中新生录取时,将考生的彝语文考分按50%计入总分录取。

  三、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两免一补”的力度

  10.加大对双语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双语学校特别是一类模式的学校大多地处边远贫困山区,各级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国家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我省民族地区正在大力实施《十年行动计划》,今后下拨的资金将优先安排双语教学学校,特别是一类模式学校。各县市在上报学校建设项目时按此原则执行。州、县要对喜德县民族中学、昭觉县民族中学给予扶持。

  11.一类模式学生按重点寄宿制给予补助。一类模式的学生都来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边远、高寒山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因此,凡是一类模式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按重点寄宿制标准给予补助。各有关县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保证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12.加大一类模式学生“两免一补”的力度。各县市在落实中央西部地区实施“两免一补”的政策和安排省、州下达指标时,要首先解决双语教学特别是一类模式学生,免费教科书的指标应首先解决一类模式学生。

  四、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13.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为实现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必须按照“强化汉语,精化本民族语,优化外语,双语或三语兼通”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师资,强化教学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狠抓双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有分管领导专门负责,相关股室具体抓此项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14.强化双语教学的常规管理。各县市要强化对双语教学,特别是一类模式学校的常规管理,根据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双向分流”的原则,一类模式学校要加强汉语文教学,二类模式学校要加强民族语文教学。根据州政府颁布实施的《凉山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校管理办法》,要配备、配齐和配好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要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和突破口,推进整个学校的全面管理。

  15.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双语课程体系。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州的实际,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制定双语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改革教学过程。要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从而落实国务院《决定》关于“在民族中小学逐步形成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的要求。我州双语教学民族语文课程标准,要根据一、二类模式的不同教学目标,参照全国汉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语种实际来制定。实行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除民族语文课程以外的各科课程,分别执行由国家和省制定的课程标准。

  16.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的课程计划。根据双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由州教育局制定双语教学的课程计划,并适时调整和完善。通过调整和完善课程计划,充分发挥母语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和实践运用的重要作用。各双语教学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州教育局制定的课程计划。

  17.引入、实施中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水平等级考试。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文水平等级的考试(MHK)是检测母语非汉语考生汉语能力的一项国家考试,对推动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和相关环节的改革和完善有积极的作用,我州双语教学学校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实施,特别是一类模式的高中毕业生尽早实施汉语文水平等级考试,以增加升入高校的机会,从而拓宽升学和就业渠道。

  五、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双语师资整体素质

  18.强化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这是民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根本目标,必须认真落到实处。双语师资队伍的培训必须坚持三级培训原则,即小学教师由各县市负责培训,每年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培训工作的完成情况报州教育局;初中教师由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高中教师由省统一组织培训。州和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双语师资的培训作出规划,并分期分批对现有中小学双语教师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师风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培训经费由上级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和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筹措经费解决。

  19.优先录用新增双语教师。各县市在录用新教师时,对彝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当用本专业语文参加考试或适当降分录用;非彝语文专业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要加试民族语文,并计入总分录取,充实到双语教学第一线。根据学科需要每年从师范类毕业生中招录一批优秀的本民族本科毕业生进行强化培训后,充实到两所一类模式高中,以缓解一模高中教师量少质弱、难以适应接轨要求的矛盾,确保高考接轨顺利实施。

  20.进一步关心双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州、县市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双语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努力改善双语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条件,在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照顾,适当提高中高级职称结构比例,单列计划使用。逐步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良好、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双语师资队伍。

  21.增加双语教学的教师编制。针对双语教学班额小、多一门学科和需要寄宿制学生专职管理人员等因素,应比普通中小学适度提高师生比例,增加编制,配齐教师和管理员。为了保证双语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质量,州编委、州教育局和州财政局应及时核定双语学校编制并出台相关规定,争取省、州统筹解决双语学校教师不够的困难。

  六、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2.加强双语教学的研究,健全或配备双语教研机构及人员。州级和各县市教研部门要积极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的研究,要不断总结和探讨双语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改革和完善双语教学体系,制定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在探讨双语教学的规律和提高质量方面有新的突破,让双语教学更适应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州和各县市要健全双语教研机构,配备、配齐、配强相关学科教研员。民族聚居县至少要配备2名以上专职双语教研员,安宁河流域五县一市至少要配备1名以上专职双语教研员。

  23.确保双语教研工作经费。州和各县市要保证双语教研工作经费。州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列支3万元作为双语教研经费,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至少列支1万元作为双语教研经费,确保双语教研工作能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

  七、加快彝文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

  24.加强对彝文教材编译队伍的建设,提高编译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快彝文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编译队伍的素质是关键。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要加强编译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和自学,提高编译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进而提高教材编译质量。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彝文教材建设的指导和扶持力度。

  25.要抓紧彝文教材的编译、修订和完善工作。根据调整和完善后的双语教学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以及一类模式高中毕业与高考接轨的工作,抓紧彝文教材的编译、修订和完善工作。凉山彝文教材编译室在编译好一类模式中小学各科彝文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的同时,编写一套适合二类模式教学的九年义务教育彝语文教材以及适用的职业技术教材。

  八、建立双语教学督导机制,加强双语教学的督导评估工作

  26.建立双语教学督导评估机制。州、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机构,必须将全州和各县市的双语教学规划、领导配备、机构设置、规划落实、措施兑现、师资培训、学生巩固、教育教学管理作为考核的内容,建立督导评估机制,加强督导评估工作,督导评估工作每年要进行一次,对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县市和学校,每年州上要进行表彰奖励,各县市也应进行表彰奖励。

  将喜德民族中学、昭觉民族中学两所一类模式高中纳入全州高完中高考质量考核评估范围,进行统一考核、统一奖励。

  九、州内的藏语文、傈僳语文等与汉语文同时使用的双语教学参照本决定执行。

  二00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23,522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