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

乌鲁木齐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007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乌政办[2004]125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4-06-26
施行日期:2004-06-26
发布部门:乌鲁木齐市政府办公厅

正文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

《2004—2007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规划》已经2004年1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0四年六月二十六日

2004—2007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规划

今后几年,是乌鲁木齐“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商业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构建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商业实现新一轮跨跃发展,特制定2004年~2007年商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商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商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1.商业在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商业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比1997年增长81%。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1997年净增29.45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24%。全市国有、股份、集体、民营、合资等各类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数量由1997年的3.4万个发展到2003年的5.7万个,餐饮网点数量由1997年的5,298个增加到2003年的12,662个。商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影响力强、牵动作用明显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之一。

2.内引外联力度加大,商业国际化色彩渐浓。商业引进内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先后与美国肯德基、荷兰普尔斯玛特、马来西亚百盛、北京西单、陕西世纪金花、广州天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开设了肯德基专卖店、诺玛特购物中心、友好百盛购物中心、汇特-西单购物中心、世纪金花、红山新世纪广场等商业设施,提高了乌鲁木齐商业的整体水平。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口岸为依托,不断扩大进出口业务,1997年至2003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8.97亿美元。

3.商业集团不断壮大,区域影响力逐步增强。商业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购并等多种方式,先后组建了友好、华凌、天地、德汇、宏景、广汇等一批在全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强企业集团,商业的吸纳、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友好集团的成功上市,增强了融资功能,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4.现代营销方式迅速发展,商业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商业营销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大型综合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业专卖店等多种新型流通业态在乌鲁木齐市商业中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已有连锁经营总店26个,门店数132个,销售额达到12亿元,比2001年增长1.36倍。总代理、总经销、集采分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和手段得到普遍运用,使传统的营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对中山路、二道桥、解放路、人民路、黄河路、友好路等主要干道的改造,促进了商业网点设施的快速建设和发展,使初具规模或正在发展的以中山路为轴心的乌鲁木齐城市商业中心区,以火车南站地区、二道桥地区、小西门地区、北京路铁路新村地区、西虹路华凌市场地区和友好路地区为集聚点的六大商业圈和十二条特色商业(专业)街商业形象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5.市场建设取得进展,具有口岸城市特征的批发体系日益完善。乌鲁木齐市的市场建设进一步突出了口岸城市的特征。1992年,乌鲁木齐市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0年间,乌鲁木齐建起了6个口岸,其融入城市之中、共享城市资源的口岸产业链特点,使市场建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1997年以来用于商品市场建设的投资接近100亿元。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交易市场180个,年成交额270多亿元,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个数由1997年的19个增加到目前的28个。围绕乌鲁木齐经济圈的建设,大批发市场群正在沿线摆开,通过对现有分散、规模小的市场重新整合,重点建设和发展完善了华凌国际商城、边疆商贸城、二道桥民族特色购物市场、广汇美居物流园、宏大赛博特汽车城、亚中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功能齐全、辐射面广、有特色的大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已成为周边国家旅游购物的重要集散地。

综合分析我市商业的发展状况,总体规模在不断扩大,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与实现建设国际商贸城的目标,与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

一是商业布局有待完善。乌鲁木齐商业在城市中心区比较繁荣,城乡结合部、城镇和新兴居民小区商业发展相对滞后;市内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点疏密还不平衡;区级商贸中心还没有形成规模,进入社区的便民商业发展缓慢。

二是商业业态发展不平衡。传统百货业仍占主体,新型业态规范化和规模化水平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现代营销技术的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传统批发业萎缩,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现代批发业的建设、发展滞后,规模化水平不高,制约着商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现代物流配送组织化程度不高。各种物流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全市仅有少数几个商贸企业建立了物流配送公司,社会物流企业也仅有几家,且规模不大,与乌鲁木齐这个交通运输条件良好、仓储能力较强的口岸城市还不相称。

四是商业宏观调控有待进一步加强。涉及商业的综合管理部门职能存在交叉,不可避免地影响管理效能的提高;地方性商业法制建设滞后,对社会商业的管理缺乏力度和调控手段。商业各主管部门仅负责制定本系统发展规划,各规划之间缺乏相互衔接。

(二)面临形势。

今后几年,我市商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乌鲁木齐市商业必须抓住机遇,才能加快发展。

1.体制环境有利于商业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将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约束型和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和需求约束型转变,这就决定了商业也必将逐渐从社会生产的末端产业升位为先导性产业,并不断得到强化。这就为我市商业支柱产业地位的稳固加强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2.消费环境有利于商业发展。从消费政策方面分析,国家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这为商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从社会购买力方面分析,到2007年,我市人均GDP达到31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0元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将促进社会购买力持续增强。从商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来分析,目前的消费品市场受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预期等因素影响还远未饱和,消费者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实用性、个性化消费才刚刚开始。因此,尽管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会愈演愈烈,但商品消费仍将会与不断提高的住房消费、保险消费、教育消费、医药保健消费、娱乐消费等保持同步增长。同时,乌鲁木齐经济圈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为乌鲁木齐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城市功能提升有利于商业发展。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乌鲁木齐作为国际商贸城的地位将日益突出,正在成为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的目标迈进。伴随这一过程,乌鲁木齐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优势将转化为商务优势、贸易优势,为乌鲁木齐带来更多的购物、休闲、旅游、洽谈的商机,形成越来越大的商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促进乌鲁木齐城市集散功能的提升。

4.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商业发展。按照WTO协议规划,我国将在入世后的3~5年内基本放开外商投资流通企业地域和数量限制,取消对商品分销的经营限制。因此,外资商贸企业将通过直接投资、合资合作与企业并购等各种方式加快进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内发达地区投资者也纷纷抢占西部大开发先机,这对于我市这样刚刚开始经历与外资商业、国内发达地区商业同场竞技“洗礼”的城市来说,一方面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也会从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商业的新一轮发展与繁荣,促进我们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使用外资,应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重新整合现有商业资源,改变目前内贸与外贸的相互分割、分散发展状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入世、西部大开发和东联西出也为乌鲁木齐商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为外贸企业、内贸企业走出本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把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目标,努力把口岸优势和环境优势转化为商业的发展优势,按照大力发展民营商业、适度发展外资商业、创新发展现代商业、积极发展便民商业的总体思路,推进全市商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各种所有制商业的共同竞争与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把乌鲁木齐商业建成以国内外商品的展示、洽谈、订货为主的交易中心;面向乌鲁木齐经济圈、全疆及周边国家地区,以吞吐功能为主的商品集散中心;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国际化色彩的购物中心;与国内外联网、高效便捷的商业信息中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商业为人服务的功能,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作为商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筹规划的原则。体现商业规模设施、行业分布、业态布局、极具地域特点的网点设置的合理性,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3.结构合理的原则。做到总量适度、结构合理,注重大中型与小型、新建与改造、集中与分散、综合与专业相结合,避免贪大求多、过分集聚和重复建设,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4.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体现多功能、层次化、多样化商业,要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随着特色消费的变化,提供特色服务功能,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提高各层次、各区域商业的协同效应。

5.适度超前的原则。体现流通的先导功能。以满足预期消费需求,有适度的前瞻性和发展后劲。

三、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使我市商品流通行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初步形成适应现代消费需求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流通体系,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跨越,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内地发达城市的流通水平。今后几年我市流通行业的发展目标是:

--流通总规模年平均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7年达到305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3年增长77%。

--做大做强商业龙头企业

立足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向流通业积聚,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品牌为载体,资产为纽带,开展资产重组和业务联合,做强做大3~5家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主业突出、管理科学、对全市商业经济具有更强支撑和拉动作用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形成10个左右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乌鲁木齐名店。

--连锁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基本构建起以3~4家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公司,以这些公司为龙头,以采购、配送、信息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形成业态多样、业种广泛,辐射城乡的连锁经营网络。力争3~5年间,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总数达到500个,年销售额达到45亿元左右,连锁经营零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高到30%左右。全市的连锁经营系列增加到45个左右。

--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

以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为中心任务,在现有180个各类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整合,形成一批有产业支撑和带动力的集边贸旅游购物一体的辐射全疆及周边国家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一批辐射周边城区的专、精、特专业市场,一批满足广大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市场。

--现代物流业初具规模

大型连锁企业建立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配送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比重分别达到100%和80%。通过重点培育建设发展13家专业化、社会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乌鲁木齐市西北部、西部、北部、南部及城市第二公共中心等5个现代化水平较高、服务功能较为完备、辐射全疆及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继续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形成一批网络与实体相结合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到2007年,大型商业企业、连锁企业、物流企业及50%的中小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环节基本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

(二)主要任务

1.围绕共建乌鲁木齐经济圈,建设多级现代商业服务网络。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北扩、东延西进的方针,以发展特色、增强功能为重点,按照“充实提高市级商业中心区、集中建设两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培育发展区域商业中心、配套建设社区商贸服务中心和中心集镇商贸区及完善专业街(区)服务功能”进行功能布局,充分发挥各区域、各层次商业的协同效应,基本形成以市级商业中心和市级商业副中心为核心,以各城(区)商业中心为辅撑,以一批完善配套的社区商业中心和集镇商贸区为基础的商贸网络框架。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内大、中型商业零售项目的建设,引导商业要素资源向周边地区及市(县)配置,避免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缩小城市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商业发展的差距,促进乌鲁木齐经济圈各城市商业协调发展。

充实提高市级商业中心区。逐步形成以长江路与友好路、新华南北路、北门与解放路、中山路的“三纵一横”市级商业中心区格局。重点是充实和完善商业区经营服务功能,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气息相结合,增强繁荣繁华气息,形成面向国内外游客的现代化市级商业中心。

按照工业园区的建设特点,集中建设头屯河区、东山区两个市级商业副中心。要按业态规范和基本要求,商业网点建设要改变现有的网点零星分散,规模、集聚程度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高起点、高品位构筑空间布局、设置业态结构。开设不同规模的超市以及适度规模的大型百货店;开设一批颇具档次的专卖店、专业店;适度发展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网点,完善居民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严格限制开设经营雷同、低档次的各类综合性网点,形成与工业园区相协调的现代化市级商业副中心。

培育发展区域商业中心区。区域性商业中心以服务于本区域居民消费为主,兼有一定的集聚辐射功能,基本商业面积7~10万平方米,服务人口10~15万。要结合本区域特点,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发挥各区域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的优势,扩大专业特色经营规模,形成规模适中、满足本地区及周边地域以大众消费为主体的区域商业中心。

配套建设社区商贸服务中心和中心集镇商贸区。要依靠各方力量,吸引多元资本,创新建设思路,在全市人口居住密集区、住宅新区、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多点式、分散型便民利民商业网点。特别要加强农贸市场替代业态生鲜超市的建设,以及购物、餐饮、药品零售、休闲等便民设施建设。同时,围绕达坂城、水西沟、板房沟旅游型小镇和安宁渠、三坪、五一等工业型小镇的建设,不断完善为农产品流通、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和配套旅游业的商业设施建设,导入新型业态,繁荣农村商业,推进城乡一体化。

完善专业街(区)服务功能。要按照特色突出、功能齐全,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市主要干道两侧的商业门面,达到店店有精品、街街有特色,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塑造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形象。制定符合商圈和特色街发展实际的指导意见,重点对中山路商业休闲一条街和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进行调整定位和改造提高,进一步发挥传统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商业特色的优势。中山路商业一条街以满足市内外中高档消费为主,突出中高档的大众化商品和精品、名品、新品经营,形成繁华高档现代的中山路。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重点发展民族特色餐饮、旅店、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等旅游服务商业,突出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风味文化色彩,形成民族风情浓郁的二道桥。

2.加快发展新型业态,构筑现代零售体系。

一是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今后要适当控制百货店业态的发展,着力发展连锁等其他新型业态。到2007年,初步确定连锁经营在商业和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使连锁经营销售额、连锁企业店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凡是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实行集中管理和专营专卖制度的行业都要积极采取加盟、特许、联营、配送等多种方式发展连锁业态,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二是积极发展与完善便民商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根据零售商业发展趋势,按照既要现代化、又要便民化的方针,以中等收入家庭为目标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体商品,从目前的以超市、百货连锁企业为主,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等多业态发展。积极探索符合乌鲁木齐市实际的现代大型综合超市的发展,结合改造、提升传统大型百货店,推进传统百货店引进多种经营,包括餐饮、娱乐、休闲、观光等不同业种,提倡多功能和“一站式购物”,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并逐步适当向现代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转型和功能创新。拓展服务领域,由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如会展、租赁、维修、家政服务、旅游服务等,提高商业设施利用率。网点比较集中的区域,要大力提倡适度竞争,“错位”经营,反对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性竞争,发挥各自特色,实行品牌化、专业化经营,共同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三是加强“龙头”批发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其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原则,扩大辐射范围,建立新型的专业经营批发体系。鼓励、支持在全市现有180个各类交易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以乌鲁木齐市市场专项规划为依据,在此规划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和充分利用口岸优势,引导已形成的16个大中型特色批发市场向大型边贸旅游购物中心交易市场发展,做大做强一批辐射全疆及周边国家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以此奠定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地位。抓住自治区加快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七城市共建乌鲁木齐经济圈的有利时机,从区域经济整体利益出发,通过积极培育一批专、精、特的批发交易市场,如再生资源、旧货交易、期货交易、粮油、民族特色产品等,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优势发挥,形成既满足周边城区生产、生活需要,又带动各地区共同发展的龙头批发市场。同时,通过对北园春、凌庆、韶荣三大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的改造扩建,以及喀什东路百汇园农副批发市场、泰利达活畜交易综合市场和宣仁墩牛羊肉屠宰批发综合交易市场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新建落成,逐步形成一个设施先进、管理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辅之以华凌集团、天康畜牧技术公司为龙头,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畜禽市场,仓房沟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等,在服务全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发展成为辐射周边城区及全疆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要大力发展商品市场,一方面已经形成商圈的群体性小商品市场、工业品批发市场及出租摊位经营的“商贸城”等市场开办单位,要改变传统经营方式,由目前单纯的招商引资、物业管理、出租摊位方式转变到集团化经营方式。鼓励市场开办单位推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组建不同类型的市场联合体,实行规范管理、统一经营,推进流通现代化、信息化。同时发展和完善房地产、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从而形成互促、互补、配套发展的格局。

3.积极培育区域性现代物流配送中心。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一是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市场需要和生产流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在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配送服务,扩大社会配送比重。二是充分发挥乌鲁木齐市的地缘、交通优势,通过资产重组和专业化改造,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仓储、运输、商业网络等物流资源,特别是与仓储企业和运输业改组、改造相结合,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建设各类面向不同区域的物流基地,抢先把乌鲁木齐市建设成为直接服务于全疆,辐射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充分利用出口加工区国内外产品生产、仓储、分销、政策优势,吸引国际资本,发展面向中亚的物流集散基地。当前,通过重点建设发展广汇美居物流园、宏大赛博特汽车城、亚中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北园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北站地区大型生产资料集散中心等现代物流配送业项目,重点培育以乌鲁木齐市国际机场为中心的西北部、以北站铁路货场为中心的西部、以文光车站为中心的北部、以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为中心的南部和在城市第二公共中心的高新开发区等五个面向域内外的物流基地,最终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以铁路、机场、口岸和高速公路枢纽等地或附近为节点,辐射全疆及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4.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商业外向型发展步伐。

对外开放是乌鲁木齐商业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要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全方位、多层次扩大商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宽商业利用外资领域,在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领域,全面引进外资,发展合资合作项目。在招商引资中要做到“三个并重”,即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增量引资和存量引资并重、投资与贸易并重。积极引导我市商业企业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商业公司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促进我市及疆内优质产品进入国际连锁销售网络,带动我市和全疆新型工业化进程,达到“双赢”效果。按照做强主业、多元发展的方针,鼓励友好集团等优势企业实施东联西出战略,向疆内和周边国家、地区开拓辐射,输出资本和管理,形成经营规模大、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商贸流通集团企业。

5.大力发展会展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会展场馆。吸引国际和全国性的各种大型展览会、展示会、交易会、博览会、贸易洽谈会等在乌鲁木齐举行。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的会展活动,注重整体包装促销,培育区域性、全国性以至国际性品牌展会。大力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整合会展资源,延长会展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和抓住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和会展经济蕴藏的商机,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各类名优特色菜肴和小吃的经营,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现代管理体制。

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WTO规划的较为健全的行业政策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商,为公开、公正、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为保证商业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按照国际惯例和发展指导原则,在借鉴内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配套实施《乌鲁木齐市设立大型商业网点实行听证制度的办法》,加强对网点建设的宏观调控,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乌鲁木齐市商业分级设置规范》、《乌鲁木齐市商业零售业态规范》、《乌鲁木齐市商业服务质量规范》等商业规范标准,防止盲目发展、恶性竞争和服务滞后。

(二)扩大开放,开展东西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按照国家颁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制定更加宽松的优惠政策,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特别是东部民营企业,包括资金、品牌、理念和管理技术,参与我市商业结构调整,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东西合作,推进乌鲁木齐商业资产向优势企业、优势业态和优秀经营者集中,建立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共同发展的东西分工与合作体系。

(三)大力培育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功能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与国际运行规则相衔接的协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服务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打造国际商贸城的发展框架。

按照“提升三产”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目标,重点完成华凌二期工程、广汇物流园、宏大赛博特汽车城、亚中机电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北园春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北站地区大型生产资料集散中心、新怡发中润物流博览中心、百商五交化物流中心、华凌现代化屠宰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天成汽车超市、佳安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乌鲁木齐商业新一轮发展的支点。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路子,提高乌鲁木齐商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

(五)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商业现代化水平。

技术创新是商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乌鲁木齐商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进步贡献率。今后要实现经营管理手段现代化,提高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率。企业内部要建立和完善MIS系统,全面实现电脑网络化。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实现有形网络与无形网络的对接。我市开展电子商务试点,一是在连锁企业中进行探索。二是在粮食、棉花、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中建立期货交易系统。三是在钢材、电子、医药、建材等行业中,采取传统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试点。

培育高素质商业人才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对商业干部、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到2007年,对大中型商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普遍进行一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到2007年,企业高级技工达到30%以上。适应未来商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大力推进现代商业文化建设,丰富商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要坚持以德兴商。要以建立商业服务规范为依托,形成商业诚信服务体系为主的商业诚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不断完善提高现代商业服务水平,营造现代商业理念,塑造乌鲁木齐商业的良好形象。

(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区(县)及各部门的协调,为推动商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加快我市商业的发展,必须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建立健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和地区封锁,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对于非公有企业,一律不搞差别标准、歧视待遇。大力推行办事公开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颁布行业法规、发布产业发展导向和市场信息等方式,对商业结构给予宏观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为商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市和区(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区县和有关综合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从大局出发、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制订有关商业设施建设和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地区及分类商业发展规划、重点行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保护政策和商品储备制度等,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为商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当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新的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商业作为我市整个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伟大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一定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我市商业工作的新局面。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9,598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乌鲁木齐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007乌鲁木齐市商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