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现代物流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的通知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石政[2003]58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3-06-08
施行日期:2003-06-08
发布部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正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三年六月八日

  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

  物流是按用户需求,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转移的实体流动过程。是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的有机结合。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一场对传统物流的各种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传统物流活动由此开始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并逐步从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形成一种专业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出现了专门从事现代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简称TPL)企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各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大量涌现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的龙头。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强烈冲击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需要,加快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进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石家庄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今后十年,流通效率已成为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规划和建设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已成为国民经济进入“物流战略”时代的紧迫任务。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根据《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国务院批准的《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建设现代物流系统的指导意见和行动纲领。《规划》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提出了今后十三年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建立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发展现代物流对于实现城市发展目标、增强城市竞争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和华北地区重要商埠,依托高密度的铁路、公路交通资源,具有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2001年末,石家庄市土地面积15848平方公里,人口896万人,其中市区456平方公里,195万人口。作为全国35个重点城市之一,拥有较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是知名的医药、纺织、皮革、服装外贸加工基地和商品集散地,商品交易市场数量、规模、成交额等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发展现代物流业无论从长期发展目标还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现代物流是实现国家城市规划目标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石家庄市城市规划的定位,石家庄市应建成华北地区重要商埠和国家医药生产基地。没有现代物流系统的支撑,石家庄市不可能发挥重要商埠和医药、纺织、外贸生产基地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搞好现代物流还可扩大石家庄市经济辐射半径,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发展现代物流是实现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代物流不仅可以降低流通交易成本,作为新兴的服务业,还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带动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新型资源,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收外资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而扩大城市就业机会。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

  (三)发展现代物流是石家庄市溶入世界经济的需要

  拥有现代物流系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是国外资本进入石家庄市以后切身利益所在,也是国家竞争力考核的重要指标。搞好现代物流可强化石家庄市在亚太和欧美地区的经济地位,有利于石家庄市与世界经济的有机融合。

  (四)发展现代物流是优化城市资源完善省会城市功能的需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分区的意义日益明显,可通过现代物流系统建立之机,重新调整城市布局,使之更加合理,赋予陈旧的资源以新的活力,扩大城市经济规模,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二、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

  石家庄市发展现代物流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规划》重点对物流资源和物流环境进行了评价。

  ㈠石家庄市物流资源的现状分析

  1、交通基础设施和通行能力

  石家庄市是通过铁路交通兴起的城市,京广线、石太线、石德线均在石家庄交汇,是国家铁路运输网中三大货运编组站之一。

  石家庄市是全国公路网络交通最密集的城市。107、307、308国道和14条省级公路以及石太高速公路、京深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以及2003年动工兴建的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均在石家庄市交汇。2001年末,城区道路长度883??7公里,道路面积163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8??8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路网密度1??9公里/平方公里,是全国的5倍以上。铁路全年货物发送量为1505??8万吨。

  石家庄飞机场距市区33公里,由107国道和京石高速公路连接,机场总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客机场50542平方米,停机场93999平方米,可起降波音747大型客机和货机,货场面积9298平方米,货运仓库3504平方米,目前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7条,航空货运全年吞吐量为4万吨左右。

  黄骅港位于石家庄市东部,距市区280公里,一期工程已完成交付使用,目前年吞吐能力1000万吨,是专用煤炭港口。预计全部建成后,可用于外贸运输,年吞吐量可达3000万吨。黄骅港将是石家庄市的主要出海口之一,对于构筑石家庄现代物流系统意义重大。

  石家庄市现已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在全国35个重点城市中,石家庄市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在未来十年中可满足石家庄货运需要,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由于石家庄货运量的85%是靠公路运输完成,在路网结构和货场布局上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集中在城区的物流设施需作局部调整,以扩大通行能力。城市三环线的建设;107国道改造;京深高速公路与市区三环线立体交通接口公路的建设;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增加日本、韩国国际航线和货物运输能力;市区道路与高速公路的立交桥建设应作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其次,市区内铁路东货场由于缺少进出货物的交通条件,缺乏发展空间,应尽早迁出市区。

  2、公路运输能力

  石家庄市汽车保有量24万辆,其中载货车48999辆。8吨以上重型运输车3371辆,运能26968吨/日;2吨以下轻型运输车18774辆,运能37548吨/日;5吨中型运输车26744辆,运能133720吨/日;15吨集装厢运输车80辆,运能1200吨/日;6吨厢式零担运输车30辆,运能180吨/日;1吨左右运输用拖拉机29673辆,运能29673吨/日;单日运输能力保守计算为23万吨,全年运能为8400万吨。加上外地运力可基本满足当前1??25亿吨的运输需要(本市货物平均运程95公里可当日返回)。

  石家庄市运输工具90%以上集中在个体运输户中,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发挥运输能力,其利用率为50%左右。另外,国外先进国家集装箱运输方式占全部货运量的95%,我市不到5%.

  石家庄市运输业应继续改进车型结构,增加重型集装箱运输车和厢式车,通过整合重点培育拥有100辆以上运输车的企业。运输车在10年内的GPS卫星跟踪定位和地理导向技术普及率应在40%以上。大大提高公路运输能力。

  石家庄公路货物运输场站应在10年内与区域物流配送中心合二为一,实现便利、安全、经济、快捷的目标。应积极发展货运代理,从目前166个企业982人发展到1500个企业4500人左右。

  3、仓储能力

  石家庄市仓储企业主要有石家庄市木材公司、金属材料公司、供销社棉麻公司、中储石家庄物流配送中心、国家储备局135处、东货场和分散在企业与农村的小型仓库和冷藏库,共占地6000亩(400万平方米),其中库房面积与露天货场面积约350万平方米。日储存能力为300万吨,如果库存周期为一个月,全年吞吐量可达3600万吨,为货运总量的1/4.目前基本可满足物流作业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仓储面积呈增加趋势。按10年发展规划,仓储面积应扩大到1万亩左右(660万平方米)。

  石家庄仓储资源大多集中在二环线之内,占地面积为300万平方米左右,而且多为二级商业用地,如按地产市场价每平米1000元计算,价值为30亿元。同时,市内仓储设施多为40年以上的陈旧建筑,库区交通条件恶劣,不适合大型集装运输车32米转弯半径的要求,且95%以上的库房为平仓,没有汽车装卸平台,不适合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的要求。在库房结构上,存货区、拣货区、配货区、出货区、进货区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多为堆垛存放方式,保管难度大,而且信息化水平很低。

  根据石家庄市10年经济发展预测,结合城市长期发展规划和现代物流规划要求以及城区内外地价差异,市内现有仓储设施应迁至三环线两侧。与之相关的装卸机械和铁路专用线,90%以上装卸机械可以搬迁再次使用,而铁路专用线需要新的投资。规划建设新的铁路专用线是石家庄市物流基础设施中重要的改造项目之一。

  4、装卸与包装能力

  石家庄市搬运装卸企业157个,规模较小,实际从事搬运装卸的临时工约为3000人左右,大多分散在货场、仓库和运输企业中。

  石家庄市包装产业尚在发展之中,包装材料生产,纸箱加工和彩色印刷的企业有80多个,产值4亿元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包装将成为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应从包装材料开发,包装技术开发,包装机械开发与制造和包装作业专业化等各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成为石家庄市现代流通加工、增值服务的重要内容。

  5、数据通讯能力

  近年来,石家庄市信息基础建设发展较快,已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讯技术,用数字通讯、微波通讯、卫星通讯和光缆传输系统组成覆盖全国和世界107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传输网。移动通讯用户已达150万户,年增70%.全市所有的乡和村通讯覆盖率100%.电话、寻呼、移动通讯普及率较高。其中特种服务和数据通讯业务可由专业通讯公司(局)提供专项服务。石家庄市已实现通过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进入宽带网,可为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石家庄市通讯网络公司(局)90个,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网络设计、网络施工、维修和24小时不间断通讯服务。

  目前,虽然全市通讯、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很快,但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信息化的投资不到5%.企业中MRP、ERP管理系统普及率为0,没有形成全市货品统一编码,没有形成运输、仓储、结算、保险、通关信息平台,信息标准化水平低,企业数据能力较低,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㈡石家庄市物流环境分析

  发展现代物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相应的软硬件支撑,需要良好的物流环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石家庄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潜力巨大,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发展环境逐渐改善。特别是正在实施的药都、纺织基地、商埠、特色农业园区四大主体规划为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经济成长性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处于领先地位,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85??5亿元,其中工业占46??27%,服务业占39??40%,农业占14??13%.工业比上年增长96%,服务业比上年增长10??3%.预计10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9%左右,按此速度2008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000亿元,2012年底可达2812??6亿元,十年间生产能力提高2??8倍。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预期物流需求指数较高,预测十年后全市货运量将由现在的1??4亿吨上升到4亿吨左右。

  2、制造业基础

  石家庄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资源加工型特点明显。工业结构布局合理,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和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棉花—纤维—布—服装—工业纺织用品和玉米—淀粉—医药原料—制剂及矿石—生铁—钢铁—钢材等产业加工链,经济发展中结构效益日益明显。近年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有较大发展。但产品价值仍需提高,与发达国家比万元产值货运量我市高4-5倍,说明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企业对高效物流的支付能力不高。

  3、商业发展潜力

  石家庄市是华北地区重要商埠,是南北商品的集散地。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369??1亿元,商品交易市场641个,年成交额807??5亿元,其中有近百个在市区,年成交额515??0443亿元,占67??32%.全市198个批发和零售企业,年购进总额294??10234亿元,批发零售总额318??42902亿元,其中批发额占81??69%,零售额占18??31%.全市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市场达到52个,其中超过10亿元的市场13个。河北省30个超大规模的市场中有9个在石家庄市。10亿元以上批发额的商品是:①食品、饮料、烟草54??21648亿元;②纺织品、服装、鞋帽33??21905亿元;③汽车及零部件27??71586亿元;④金属材料20??88267亿元;⑤煤炭石油18??08096亿元;⑥日用百货14??94180亿元;⑦图书报刊14??37793亿元;⑧农业生产资料14??21265亿元;⑨医药及医疗器械10??92498亿元;⑩棉麻土特产品10??49867亿元。

  石家庄市连锁商业和超市的发展迅速,据2002年9月最新统计,全市各类超市已达40多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14家。全市商业连锁公司17家,连锁店铺达到462个,与上年相比增加连锁店铺42个。在全部连锁店铺中,专业店和专卖店占70%。连锁超市的销售额2001年为17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1%。高于河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预计3-5年内将成为石家庄市商业的主导力量。目前上海联华、北京国美、北京西美已进入我市,荷兰的万客隆、北京华联、天津家世界正在建设合资超市,保龙仓超市已在邯郸、邢台、秦皇岛开设连锁分店。

  目前规模较大的商业企业有北人集团、东方购物和保龙仓超市等。商业购销规模大,辐射范围广,适于发展专业物流公司。

  4、区位优势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是环渤海经济圈中重要的中心城市。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全国公路、铁路、邮政、通讯的重要枢纽,是全国人流、物流密度最大的省会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对发展现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5、政策环境与认知度

  石家庄市政府对构筑现代物流系统十分重视,成立了石家庄市现代物流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级各部门对发展现代物流业也十分支持,围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论证和规划工作。

  在规制缓和措施上,运输等市场定价有一定自由度,在市场准入方面有较明确和透明的管理制度。

  工商企业在长期发展策略上,对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规模化经营及加入国际竞争有较高的认同度。工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80%为大学学士以上学历,且具备中高级职称,对现代物流管理认知度较高。

  ㈢石家庄市物流市场需求分析

  石家庄市现代物流产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城市居民,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来华采购的外商。从石家庄生产物流、商业物流和居民生活物流以及废弃物反向物流的货物运输总量分析,现代物流产业有较大的需求市场。目前,主要工商企业货运量如下:

  1、能源调出调入:从外省调入原煤1993??44万吨,洗精煤97??53万吨,原油44??73万吨,汽油5??7万吨,柴油8??37万吨,合计调入能源产品为2195万吨/年。从本市调出省外的能源产品总计为312万吨/年,两项合计物流货运量为2507万吨(不含市内调入调出量)。

  2、铁矿石调出:135万吨/年。

  3、食品工业产品产量:含小麦粉、大米、肉类、淀粉、糖果饼干、罐头、酒、饮料等308万吨,其中100万吨以上的产品是饲料和淀粉。

  4、化工产品产量:含各种化肥、农药、有机、无机和合成化工产品等年产量415万吨。

  5、水泥与建材制品:1375万吨/年。

  6、生铁、钢与钢材:296万吨。

  7、有色金属与金属制品:14万吨。

  8、机械产品:含阀门、铸锻件、紧固件、工矿配件等27万吨,各种机械23万台(辆),电线、电缆、液压件、密封件、轴承等共计货运量为100万吨左右。

  食品、化工、建材、冶金、机电加工业,有原料采购和产成品外销两个运输过程,其货运总量为5016万吨。工业货运总量1-8项合计7658万吨。

  9、集市贸易、批发零售商业年成交额分别为807??5亿元和318??5亿元,合计1126亿元,按每万元商品产生5吨货量计量,年货运量为5630万吨。

  10、农业蔬菜、水果外运量8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全年货运量约为1??4亿吨(该统计没有包括全部工农业产品和废弃物物流货运量),对铁路、公路运输需求较大。按我市目前仓储量为货运总量的1/4计算,每年需储存的货物总量为3500万吨左右。

  ㈣发展现代物流的制约因素

  1、制度环境有待优化

  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而由于融资、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制度改革。

  2、条块分割

  石家庄市物流资源尚未脱离部门分割的制约,系统化程度很低。如公路、铁路、机场都在规划自己的枢纽和园区,很少有统筹规划的综合性货运枢纽和物流园区,这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流通主导经济发展的形势,企业流程再造的任务很艰巨。提高综合物流社会组织化能力关键在于将物流从传统的管理体系和企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分离出来,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以提高物流效率为中心,重新设立社会的和企业的组织机构。

  3、物流业发展水平低

  石家庄目前物流配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一是物流服务的手段单一,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展开。二是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实力,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三是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内部管理比较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供应链式的物流服务。

  4、企业集中度和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低

  石家庄市工业企业共1362个(2000年),其中大中型企业207个,小型企业1155个,工业总产值78142591千元,大中型企业产值占54%,占企业总数的15%.从布局上看,共5个特大型企业,18个(共19个)大一型企业全部集中在市区,大中型企业中有56%集中在市区。54%的工业产值集中在市区。与国外发达国家5%的大型企业占70%的产值相比,集中度仍需提高。

  注册外资企业701个,实际利用外资114910千美元。2001年出口总额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全市出口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35家比上年增加13家。华药、石药的医药产品,鸿锐集团的PVC手套和辛集市的皮革、皮革服装是出口的主导产品,出口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6%左右,与广东占70%相比,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较低,是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5、部分工商企业决策人对发展现代物流缺乏紧迫感

  物流人才匮乏主要表现在对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对流通主导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缺乏应对措施和战略决策,因此没有紧迫感。企业管理人员中受过系统的物流专业教育的人数很少,缺少人才支撑。

  综合石家庄市物流要素的优势和劣势分析,石家庄市构筑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通过整合资源,进行较大规模改造的过程。石家庄市应以优越的交通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使之成为服务业的龙头,成为石家庄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三、总体思路

  (一)规划的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文件如下: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

  《石家庄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

  《石家庄市国土开发整治总体规划》;

  《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纲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六部委国经贸运行(2001)189号《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经贸委《2001-2005物流配送发展初步规划要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点》;

  《供应链管理》理论。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规划、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

  2、坚持循序渐进,按供应链理论系统推进的原则;

  3、坚持节约投资,减少环境负担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坚持整合现有资源与投资新建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相衔接,与现有产业基础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相结合的原则。

  (三)规划范围和期限

  以石家庄市所辖六区十七县15848平方公里面积为规划范围,进行2003-2015年十三年规划。

  (四)规划定位及目标

  通过对全市物流系统的整合与建设,使全市物流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物流成本逐步下降,物流环境显著改善,物流设施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升。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华北,面向全国,构筑起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需求的国际物流体系,高时效性的区域物流体系和提供快速准确多样化服务的市域配送体系,增强对国内外市场的辐射功能。经过十三年的建设,把石家庄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主要预期目标为:

  1、用现代物流理论对工商企业内部流程进行改组的普及率达到30%;

  2、第三方物流企业年营业额占全社会物流交易的比重达到30%以上;

  3、企业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

  4、采购成本下降5%;

  5、资金周转速度加快;经营成本下降15%;

  6、仓储设施与运输车辆利用率提高25%;

  7、本市范围内从接收订单到发送货物不超过24小时;

  8、在环渤海经济圈内,从接收订单到送达货物不超过72小时。

  ㈤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的十大建设工程

  为构筑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通过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以下十项工程:

  1、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工程;

  2、商业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3、医药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4、市域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工程;

  5、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6、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大型市场和仓储设施调整搬迁工程;

  7、铁路东货场迁建工程;

  8、石家庄机场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9、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系统建设工程;

  10、石家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及人力资源开发建设工程。

  四、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总体规划

  石家庄市现代物流系统规划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园区,六个中心,三个平台。即:国际物流园区;商业物流中心、医药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中心、中储物流中心、航空物流中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政策平台。

  (一)主要物流节点空间布局

  1、国际物流园区,主要功能是为对外加工贸易服务。规划占地4000亩,选址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建设内容有:①国际物流园区总部大楼,其中含信息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会议展示中心、行政办公中心、货运代理商办公区等。②仓储区,建设4-5万平方米国际标准化仓库5个。③公路集装箱集散中心(内陆港)。④国际包装产业加工区和物流机械器具加工区。⑤保税仓库和保税加工区⑥铁路专用线及货场。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2、商业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为华北地区商业物流服务。规划占地1000亩,选址在鹿泉市寺家庄镇(107国道两侧);主要建设内容为仓储设施、铁路专用线、集配车场所及配套设施。依托铁路南货场,建设以铁路集装箱为主的货物集散中心。仓丰路仓储区纳入商业物流中心规划,近期内可利用原有设施进行改造,新建大型项目要调整到商业物流中心。

  3、医药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配合我市药都建设,为医药企业服务。规划占地1000亩,选址在长安区南高营镇。主要建设内容为:华曙药厂等医药企业相关的仓储、运输、展示、交易及配套设施。

  4、农产品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规划占地200亩,选址在桥西区留营乡。在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增加加工配送功能,使之成为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加工、配送中心。同时,在市区东南部规划两个农产品物流副中心。

  5、中储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市域配送服务。规划占地300亩,选址在107国道与石太高速公路交汇处。利用中储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结合市区十个二级商业中心及社区服务网点的规划,完善市区配送服务络新建汽车零部件配送中心、小商品配送中心。

  6、航空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提供航空物流服务。规划占地200亩,选址在石家庄机场。在石家庄飞机场现有条件下,通过二期建设工程,扩大货运与仓储、分拣能力,力争成为与美国UPS公司联营的国际货运枢纽机场之一。

  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中心,主要功能是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务。规划占地300亩,选址在市区东南部,具体位置再行论证。主要建设与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相关的仓储、运输、加工设施。

  8、县域物流配送网络。全市十七县(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按地方产业特点分别建设县(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并达到以下标准:①选址地点不得在城区内,交通方便,距产业集中地5公里左右的地址建设;与交通部门货运站址规划结合起来;②根据十年发展需要占地100-150亩;③物流配送中心含仓库、停车场和计算机管理系统,与市物流系统统一标准和配置;④赵县、藁城、晋州、新乐等冷藏库比较集中的县市应重点组织面向国内大中城市的专项物流配送系统。无公害蔬菜和花卉集中的产区县(市)应组织面向省内外城市组织专业配送系统。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在物流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网络设施建设及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大型流通基础设施的档次,努力适应经济发展对物流发展的要求。

  ——信息网络平台。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以共用信息平台为中心,以企业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基础功能子系统(如车辆定位)和部门管理子系统(如商业、运输业)为联结,建设物流信息网络。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以信息化提升现代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物流政策平台。按照国家和省发展现代流通的政策,积极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和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具备条件的大型物流中心的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范围。规划、金融、国土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对物流中心及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扶持。

  (二)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3-2005)主要完成工作内容是:

  ⑴成立石家庄市物流办公室,由市政府现代物流推进委员会直接管理,并赋予其制订规划、研究政策、行业管理、对外合作与监督考核等行政职能。

  ⑵对全市大中型工商企业主要成员进行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培训,各工商企业对本企业物流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建立以提高物流效率为中心的组织管理机构,真正使物流能力成为工商企业的优势资源。

  ⑶成立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协会和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学会,分别由输、仓储、包装、装卸、电子商务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领导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吸收政府和大专院校、研究单位知名人士和工商用户参加。主要职能是组织行业间协作,制定规章制度,推广先进物流科学技术等,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纽带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⑷在总体规划批准后,制定详细规划和控制规划。

  ⑸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商品编码方案。

  ⑹完成石家庄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确定全市统一的联网接口方法和信息标准。建立石家庄现代物流信息港,确定全市工商企业通用的MRP或ERP软件,充实企业数据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⑺对全市物流资源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石家庄市运输企业数据库,仓储企业数据库,包装企业数据库,搬运装卸企业数据库。

  ⑻建立石家庄市工商企业采购商品数据库和商品销售数据库。

  ⑼完成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⑽完成石家庄市商业物流中心500亩征地和医药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⑾完成石家庄航空港即石家庄机场二期工程,扩大货运能力,争取成为与美国UPS联合经营的货运机场。

  ⑿完成各县市区配送中心选址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中储物流中心二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中心一期工程的建设工作。

  2、发展阶段(2006-2010)主要完成工作内容是:

  (1)完成石家庄市国际物流园区二期工程建设任务。

  (2)完成石家庄市商业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和医药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任务。

  (3)完成二环路以内仓库外迁任务,搬至三环线一带物流园区仓储区。

  (4)完成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专用线及货场建设。

  (5)以中储物流中心为主,完成市区配送网络建设。

  (6)完成新华集贸中心和南三条市场仓储、运输功能外迁任务。

  (7)完成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十七个县(市)配送中心建设任务。

  (8)完成东货场搬迁任务。

  (9)完成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北京、呼和浩特、包头、太原、西安、乌鲁木齐、广州、上海、济南等大城市物流系统联网工作。

  (10)完成物流系统内各网络节点与银行的结算网络建设。

  3、完善阶段(2011-2015)主要完成工作内容:

  (1)形成跨地区的运输、仓储、信息平台,实现一票到底门对门配送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大大降低空驶率。

  (2)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一体化的多式联运网络,完善各环节业务链接的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形成全国72小时经济圈。

  (3)石家庄航空港与美国UPS集团形成国际货运合作机制。

  (4)在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国际包装产业流通加工区,物流机械与器具加工区。

  (5)在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国际商品采购中心。

  (6)在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保税加工区和保税仓库。

  (7)完成运输车辆更新,重载车辆和集装厢运输车占60%以上,市内配送车辆100%为厢式货车。GPS和地理导向技术普及率50%以上。

  (8)第三方物流公司营业额为全市物流费用的30%以上。运输车利用率80%以上,空驶率20%以下,仓储设施利用率90%以上。初步实现中小型企业无库存管理,大中型企业30%以上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多样化服务。

  通过十三年建设,使石家庄形成一个以互联网为平台,可为国内外工商企业提供一单到底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的有较高效率的现代化物流系统。

  五、政策措施

  (一)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物流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现代物流系统建设提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于加快发展,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到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中来。鼓励大中型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建设企业物流系统,对列入全市统一规划的重点项目可参照高新技术项目的优惠政策执行。经过认证的物流企业在建设物流项目时可享受土地优惠政策。涉及新增用地的,其土地出让金和市政配套费经市政府批准可适当减免,并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解决。将物流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并争取列入省和国家的重点项目盘子,取得上级的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物流项目的信贷支持,只要符合贷款条件,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担保,不论所有制性质均可发放贷款予以支持。鼓励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物流企业面向社会直接融资,允许经批准的物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经过多方面的支持,尽快使物流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用户权益

  加紧制定现代物流运行管理办法和物流服务质量标准,保证用户合法权益,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经济的物流服务。建立多式联运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ISO1400质量认证工作,增强消费者信心。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将物流企业编入工商注册名录,制定物流企业准入规则,将物流企业纳入统一监督范围,实行资格年审。原则上不再批准设立单一从事仓储或运输业务的物流功能单一的企业。根据总体规划的建设需要,分项目选择实力强、技术水平高、投资大的投资商优先进入物流市场。鼓励个体经营者以多种方式参加规模经营活动,逐步扩大现代物流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严厉打击欺行霸市,违法经营的各种行为。

  (三)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加快国际合作步伐

  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方式投资建设石家庄现代物流业,经营物流设施项目。允许购置已建成的此类项目的经营权,并可按照有关规定投资于物流基础设施相关的服务业。对于需要成片开发的项目,可采取国际通行的BOT方式融资建设。吸引和鼓励国内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在石家庄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或分销中心。鼓励本市的大型工商企业建设企业自用的配送中心或参与其他的物流项目建设。实施大公司带动策略,积极引入世界500强企业在总体规划范围内投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带动其他跨国公司到石家庄投资置业,争取将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建成以物流为依托的国际商务区、工业区。积极开展与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大连、青岛物流园区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物畅其流的物流网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以沿海省会城市身份进入下一批外商投资物流企业试点范围。

  (四)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建设石家庄现代物流系统必须注重与国际物流体系接轨。为了使石家庄现代物流系统成为国内一流的系统,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各种物流技术。用标准化的技术完成各个子系统建设,防止各搞一套,各行其是。石家庄现代物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应统一使用以下技术,以保证系统的平滑与畅通:商品统一编码;条形码技术;POS扫描与传输、记录、统计、分析系统;信息标准化技术;数据传输技术;货单填写与传递方法;运输、装卸、包装、仓储作业标准;石家庄物流标识,标志色,与配送中心门店装饰,工作装等,以保证系统的平滑与畅通。

  (五)着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积极鼓励和促进物流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引导企业实现优势物流资源配置组合,培育股权多元化、资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的骨干物流企业。鼓励工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整理和重组,推进全市工商企业由自办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投资主体企业依靠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以及国内外的物流资源,可在兼并、重组、收购中小物流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规模化经营。投资主体企可在引进跨国公司资金和技术,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六)发展物流专门教育事业,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多方面开展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设立现代物流知识专栏,开展普及教育;创办石家庄现代物流培训中心,开办各种层次的培训班,组织现代物流各专业资格认证培训(包括策划、设计、出货员、进货员、统计员、物流管理人员等);加强专项物流研讨;以驻石省市大专院校为依托开办物流专业,条件成熟时,创办石家庄现代物流管理学院。

  (七)加强各级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

  物流业具有跨行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市政府在市现代物流推进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石家庄市物流办公室,赋予其必要的管理职能。市物流办公室要在工商登记、证照办理、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市场准入和退出、对外合作、改善交通环境、提高流通效率、电子结算等规制缓和方面做好协调工作,为石家庄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在物流信息化与运输、包装、仓储、搬运,装卸等环节,政府专职管理机构应在标准化推广应用方面发挥推动作用。在企业流程再造,调整机构和作业流程,干部培训以及涉及退二进三、土地置换、仓储设施搬迁等关键性工作中发挥指导与推动作用。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3,588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现代物流发展实施纲要的通知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