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研究制定促进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研究制定促进我区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藏政办发[2003]74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3-11-05
施行日期:2003-11-05
发布部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

自治区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厅、科学技术厅、民政厅、财政厅、人事厅、交通厅、水利厅、农牧厅、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文化厅、卫生厅、广播电影电视局、林业局、扶贫办,西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通信管理局: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郭金龙书记“关于在全区轰轰烈烈掀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潮和我区边民的生活必须高于邻国水平”的重要指示,促进边境县(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当地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今年7月,自治区领导先后带领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林芝、山南、日喀则地区的边境县调研。调研中发现,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原因,边境县在交通、人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观念更新等方面与腹心地区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交通问题是边境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硬件制约。察隅县的上察隅和下察隅(两镇居住的大多是僜人)42公里的路程,行车要4个多小时。隆子县加玉乡只有两条季节性通道,玉麦乡、扎日乡、准巴乡、三林乡常年只有一条季节性通道,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不通公路。错那县的库局乡至今不通公路,该乡与不丹接壤,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勒乡、浪波乡居住着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又都是重要的边境乡,与印度接壤线长,反蚕食斗争尖锐,目前所建的砂石简易公路,路况极差,逢雨化雪,交通中断。定结县的乡村道路大多数是人走、马踏、车行而形成的简易路。边境县路况差,行路难,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与外界接触也非常困难,给边防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市场发展,导致市场不活跃,群众买难卖难。边境县大多乡镇无商品交易市场,群众买卖商品要走几天的路程到县城才能交易,费时又费力。

(二)电力、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着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边境县多数边境乡常年不通电。定结县农牧区基本不通电。上察隅镇和下察隅镇11个自然村,除嘎腰、京都两村在使用当地驻军部队的电外,其他村庄都还在使用松油照明,严重破坏和浪费森林资源和损害群众身心健康。有的边境县(乡镇)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也因缺电得不到有效利用,阻碍了当地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的发展。部分边境县没通光缆,手机无信号。即使是电信局的长话有时通话也困难,乡镇尚未通电话,很难与外界联络,信息极为闭塞。广播电视报纸也远未满足需要。国家实施村村通工程后,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迅速,但由于缺电,群众很难听到广播看到电视。由于交通闭塞,有些乡镇订阅的报纸杂志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收到,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生活单调。

(三)教育经费不足,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差。调研中发现边境县中小学生都存在“三包”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现行的“三包”规定,每个小学生每天只有2元钱的生活费用,按边境地区的物价和现有的“三包”经费,小学生的生活水平较低、质量较差。10岁左右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营养跟不上,身体就难以长好,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边境县又是我与达赖集团争夺青少年的前沿阵地,80年代以来,仅聂拉木县送往境外上学的子女有319人,这些情况对于边境县持续发展和边境地区的局势稳定都有直接影响,同时,边境县的多数乡镇卫生机构的建筑多数是早期的土木结构,设施简陋,房屋年久失修。同时,都严重地存在着缺医少药、缺医疗器材等问题。目前大多乡镇卫生所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无X光机、B超等医疗必需设备。上察隅镇卫生所的住院部仅有两张木板床,其它一无所有。

(四)人才缺乏,观念陈旧。大部分边境县主要领导目前由援藏干部担任。援藏干部的到来对改善当地干部结构、调整、活跃思维和增资、融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基层乡镇在干部引进上缺乏吸引人、留住人的政策,很难吸收一批新鲜的血液,基本上都是由当地干部担任,这些干部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差,知识结构单一,工作中多凭经验,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很难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办法。专业技术干部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门巴、珞巴族等区内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县、处级以上干部更是少之又少。尽管边境地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但仍然有其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有的地方在矿产、森林资源的方面比腹心地区有优势,之所以经济差距大,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仅局限于“种地打粮为吃饭”、“小富即安”的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里面。有的乡镇干部只局限于完成日常的例行工作,在发展经济上眼界不开阔,缺乏胆量,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强。有些边境县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习惯落后,如珞巴族群众在遇到红白喜事时大吃大喝,有时要吃掉10多头牛,欠下一身债,造成终生贫穷。

(五)边民的生活水平低。错那县目前仍有70%左右的农牧民群众还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农牧民群众的人均占有粮食、酥油、肉食及个人存款仍远远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200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78元,比2001年增加154元,增长15%;人均占有粮食634斤。定结县农牧民生活贫困,人均纯收入仅有1316.81元。目前,隆子县6个边境乡有213户、968人的贫困户住在852间危房内等等。

总之,边境地区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为解决这些问题,自治区决定出台有关政策对边境县乡加以扶持。为使自治区出台的政策符合我区客观实际,特通知如下:

(一)各部门要对边境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高度重视。边境县是集政治军事战略地位为一体的重要门户,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沿阵地,自治区人口较少的民族基本上处在边境线上,边境县发展快慢、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祖国的向心力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而且关系到祖国边防的巩固和局势的稳定。为此,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的精神,诚心诚意出力,使边境县乡尽快脱贫致富,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二)自治区有关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角度尽快提出整体解决我区边境县乡建设问题(包括政策扶持)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快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是我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各部门接此通知后,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针对涉及到本部门的亟待解决的边境县乡的困难和问题,加以重点研究,制定出解决办法、具体政策、措施及规划意见,同时对未涉及本部门的其它问题提出建议,于11月20日前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6,078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研究制定促进我区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优惠政策的通知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