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九江市无公害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九江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方案的通知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九府厅字[2003]35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2003-04-01
施行日期:2003-04-01
发布部门: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农业局制定的《九江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三年四月一日

九江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方案

  根据国家农业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和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为了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特制定九江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培植无公害农产品龙头企业,切实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努力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力争使我市主要农产品和名、特、优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主要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基本实现“绿色化”。到2005年,实现“252”目标,即全市建立无公害食品原料基地20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原料基地50万亩,全市无公害绿色食品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总数达到20个以上。到2010年,实现“314”目标,即全市建立无公害食品原料基地300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100万亩,全市通过无公害绿色食品及生产资料认证总数达到40个以上。基本建成我市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食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形成生产、加工、科研、教育、测试、检测、检验、监督相配套的绿色食品产业格局。

  三、近期发展重点根据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近两年我市重点是抓好10大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1、无公害早熟梨基地。早熟梨是赣北的优势产业,要加大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到2005年力争全市面积发展到30万亩,重点布局在都昌、永修、九江、德安、星子和永修6县,采用全面推广果品套袋技术,果园套种绿肥和百喜草,大力推广猪-沼-果生态模式,减少有害农药施用等栽培措施,通过2-3年努力,发展无公害水果20万亩。

  2、无公害茶叶基地。以九江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为中心,建立环庐山无公害“庐山云雾茶”基地1万亩,以修水、武宁两县为中心,建立“宁红”系列无公害茶1万亩。在生产加工上,全面采取无公害环保措施,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茶叶品质和档次,发展出口创汇茶。

  3、绿色大米基地。以修水、都昌、永修三县为重点,建立绿色大米生产加工基地10万亩,延长绿色水稻产业链,使之向“种、养、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方向发展。要通过选择清洁灌溉水源,减少和控制商品化肥、有害农药施用,大力施用有机肥,应用生物农药,推广“鸭稻共栖生产模式”等,达到无公害大米生产要求。力争到2005年全市A级无公害大米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AA级绿色大米面积达到2万亩。

  4、无公害优质专用棉基地。以永修、彭泽、九江、湖口、都昌、德安等县为主,选择优质棉种,采用标准化栽培模式,培植优质专用棉60万亩。

  5、无公害优质油菜基地。以彭泽、九江、湖口、都昌、德安、星子、庐山区、瑞昌等县市区为主,以九江中宏油脂公司、湖口油脂化学厂为带动,建立60万亩无公害“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采取增施有机肥、深开“三沟”排水排渍防病等措施,达到油菜籽及其产品无公害化要求。到2005年,全市生产优质无公害油菜籽5万吨以上。

  6、无公害蔬菜基地。以高山蔬菜为重点,以野生蔬菜、水生蔬菜为突破口,以九江永安设施栽培蔬菜为基地,带动全市大面积无公害蔬菜生产,通过2-3年的努力,开发无公害蔬菜面积5万亩。采用推广生物农药、生物诱虫、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积极推广遮阳网、防虫网、科学进行采收处理等措施,使基地生产的蔬菜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

  7、无公害水禽基地。以建设水禽良种场为切入点,在都昌、九江、德安、永修、星子等环鄱湖5县建立以鹅、鸭为主的无公害水禽基地。大力推广种草养鹅,少用或不用人工饲料及添加剂,从饲料监测入手,严禁饲料中添加违禁微量元素,达到无公害饲养目的。要求5个县每县种草2000亩以上,年出笼优质水禽200万羽,全市年出笼优质无公害水禽1000万羽以上。

  8、无公害药材基地。通过2-3年努力,重点建设以菊三七、黄姜、蔓荆子、白术、花椒为重点的无公害药材生产基地20万亩。

  9、无公害蚕桑基地。对全市11万亩桑园全面推行无公害化生产。

  10、无公害水产基地。重点发展有九江地方特色的蟹、虾、银鱼、彭泽鲫、鳜鱼、黄颡鱼等水产品,进一步改善饲养水质,禁止使用违禁饲料和添加剂,解决好鲜活水产品绿色包装和贮运问题。到2005年,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5万亩以上,生产无公害水产品0.5万吨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机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关系到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各级政府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搞好服务。市县要尽快成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由市、县领导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农业局,由农业局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要把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建设相结合,做到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农资的调配和供应要适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需求。

  (二)抓好示范。各县(市、区)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选定1-2个主导品种进行无公害生产示范,摸索经验,全面推开,争取年底前每个县市有2个以上无公害品牌、1个绿色品牌的农产品获得省、部级认证。

  (三)搞好培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高,操作要求规范,各地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搞好宣传,增强全社会食品质量意识。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层层办好培训班,特别是基地农户和种养大户的技术培训工作更要抓到位,每个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都要给农户提供标准化操作规程。

  (四)加强监测。根据农业部和省里的要求,市县都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配备相应的人员,负责农产品产地监测和市场检测工作,并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五)增加投入。无公害食品生产是事关人们身心健康的大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给予大力关心与支持。国家财政部已经在财政预算中专门增设了扶持农产品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的新科目,各级财政都应将此项工作的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抓点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以及相关的组织实施工作。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7,348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九江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行动计划方案的通知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