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收容遣送管理条例

上海市收容遣送管理条例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91-12-19
施行日期:1992-04-15
发布部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正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收容

  第三章 管理

  第四章 遣送

  第五章 申诉和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收容遣送工作,维护本市社会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收容遣送工作应当坚持救济、教育与集中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本市的收容遣送工作由民政、公安部门共同负责。民政部门领导下的收容遣送站具体负责收容遣送对象的审查、管理和遣送工作。公安部门领导下的收容遣送治安办公室负责收容遣送中的治安管理。

  第四条 本市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配合、协助民政、公安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五条 收容遣送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被收容遣送人员必须服从收容遣送工作人员的收容、管理和遣送。

  被收容遣送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障。

  第六条 收容遣送所需经费应当分别纳入市、区、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由市、区、县财政部门按预算拨付同级民政部门安排使用。

  第二章 收容

  第七条 下列人员应当予以收容遣送:

  (一)流浪街头乞讨的;

  (二)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

  (三)在本市无正常居所,又无正当生活来源的;

  (四)流落街头无监护人监护的精神病患者或者智力严重缺损的;

  (五)轻生获救后,身份不明,暂无家属、单位领回的。

  第八条 民政、公安部门发现第七条所列人员,应当进行询问,符合收容遣送条件的,做好询问笔录,及时送交收容遣送站收容,并提供《收容对象情况表》、询问笔录等有关材料。

  第九条 收容遣送站接受收容遣送对象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询问、审查。确应收容遣送的,予以收容;不应收容遣送的,应当立即放行,并通知原送交部门。

  第十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随身携带的财物,应当交由收容遣送站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待被收容遣送人员被遣送离站时予以归还。

  被收容遣送人员携带的危险、有毒、有害以及其他违禁物品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收容遣送站必要时可以对被收容遣送人员进行安全、卫生检查;对女性被收容遣送人员的检查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第三章 管理

  第十二条 收容遣送站对被收容遣送人员实行集中管理,进行遵纪守法和劳动光荣的教育,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被收容遣送人员参加劳动。

  第十三条 收容遣送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打骂、体罚和虐待被收容遣送人员;

  (二)不得敲诈、勒索、侵吞被收容遣送人员的财物;

  (三)不得克扣被收容遣送人员的生活供应品;

  (四)不得检查和扣留被收容遣送人员的信件;

  (五)不得扣压被收容遣送人员的申诉、控告材料;

  (六)不得任用被收容遣送人员从事管理工作或者差遣被收容遣送人员为工作人员服务;

  (七)不得调戏女性被收容遣送人员。

  第十四条 收容遣送站对被收容遣送人员应当按性别分开管理,女性被收容遣送人员,由女工作人员管理。

  单身未成年被收容遣送人员应当与成年被收容遣送人员分室居住。

  患精神病和智力严重缺损的被收容遣送人员应当与其他被收容遣送人员分室居住。

  第十五条 收容遣送站应当按规定标准安排被收容遣送人员的生活,配备必要的生活和卫生、防疫设施;对有病的应当给予治疗;对老幼病残孕者应当给予适当照顾。

  第十六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服从收容、管理和遣送;

  (二)如实讲明姓名、身份、家庭住址等情况;

  (三)遵守法律、法规;

  (四)遵守管理制度;

  (五)有劳动能力的,应当参加收容遣送站组织的劳动。

  第十七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给予适当报酬。劳动报酬的具体标准由市民政局和市劳动局制定。

  第十八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在收容期间的食宿、医疗和遣送等费用,由本人或者其法定监护人支付;无力支付的,可以减免;有劳动报酬的,应当从其劳动报酬中抵支。

  第十九条 收容遣送站对待遣期间死亡的被收容遣送人员,应当载明死亡时间,查明死亡原因,并及时通知死者家属或监护人,无法通知的应当公告。

  对非正常死亡的,收容遣送站应及时报告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四章 遣送

  第二十条 收容遣送站对被收容人员应当及时遣送。

  被收容遣送人员待遣时间,遣送目的地在本市的,不得超过七天;在邻近地区的,不得超过一个月;在较远地区的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待遣时间的,应当报请主管民政部门批准。

  屡遣屡返需要给予教育的,可以延长待遣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待遣时间自收容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一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的遣送,由市收容遣送站统一组织实施,并派专人负责管理。

  被收容遣送人员必须遵守遣送纪律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本市有工作单位的,通知其所在单位领回;无工作单位的,送交其住所地的公安派出所、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知其家属领回。

  被收容遣送人员遣送目的地在外地的,送交民政部指定的外地收容遣送站。

  第二十三条 外地遣送来沪的被收容遣送人员,由市收容遣送站统一接收,并按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交通运输部门对遣送工作应当予以配合,在购买车(船)票、进站上车(船)等方面,给予专门安排。车(船)执勤民警应当协助遣送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第五章 申诉和处罚

  第二十五条 被收容遣送人员对收容遣送站的收容不服的,可自收容之日起五日内,向主管民政部门申请复议;民政部门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被收容遣送人员对民政部门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六条 收容遣送工作人员侵犯被收容遣送人员合法权益的,被侵害人可向民政部门或者有关国家机关控告。

  第二十七条 收容遣送站发现被收容遣送人员有违法犯罪事实的,应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 本市被收容遣送人员的所在单位或者家属拒不领回被收容遣送人员的,其主管部门可以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单位负责人或者监护人给予批评或者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民政局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1992年4月15日起施行。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13,800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收容遣送管理条例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