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购销

最高人民法院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购销不合格稻种合同纠纷请示问题的答复

基本信息

发文字号:法函[1992]30号
效力级别:司法解释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公布日期:1992-03-14
施行日期:1992-03-14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

正文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法〔1991〕告申呈字第29号《关于湖南省建新农场因销售不合格稻种,引起赔偿纠纷,对判决不服,提出申诉一案的复查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湖南省建新农场在无生产种子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不经合法手续鉴定种子质量即对外销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管理法规,属违法经营。建新农场与湖南省桃源县三阳农技站(以下简称农技站)以及农技站与湖北省公安县种子公司毛家港镇供种站(以下简称供种站)签订的两份购销纯度为90.93%的“汕优63”杂交稻种11590斤的合同,均应确认无效。

 二、1989年9月25日至27日,建新农场会同公安县农学会、供种站、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岳阳市种子公司等单位的研究员、高级农艺师对毛家港中心村四组四户94.89亩受损水稻进行田间鉴定,得出种子纯度为56.6%的结论,不能因为毛家港镇政府未参加而予以否定,可作为本案赔偿损失的基本依据,按此纯度计算每亩的损失时,应征求农业专家和有经验农户的意见,使之尽量接近实际。

 三、可认定购种农户种植中稻2145.2亩,晚稻1502.6亩。建新农场违法出售质量不合格种子,应对中稻损失承担主要责任。供种站、农技站不向用种户讲明保证产量的三条措施,各应承担相应责任。当中稻出现受损情况后,供种站不及时制止晚稻播种,应对晚稻损失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四、应当对建新农场、供种站、农技站的违法所得作没收处理。
  此复


新法速递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23,906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法律快车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对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购销不合格稻种合同纠纷请示问题的答复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