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自然人犯罪主体有几种情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1 10:41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讨论犯罪案件的时候需要从犯罪的主要构成因素来分析,其中主体部分需要我们首先进行明确的。犯罪的主体一般包括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两种情况,那么自然人犯罪的主体又有几种情况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自然人犯罪主体有几种情况

  一、自然人犯罪主体有几种情况

  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刑法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

  根据《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是谁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三、民事主体应如何行使民事权利

  民事主体可以按自己愿意行使民事权利,但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自然人犯罪主体有几种情况的相关知识,只有达到法定年龄并具有刑法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