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5 10:59
人浏览
导读:

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应诉讼时效呢?这个问题在目前我国法律法学领域还存在些许争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及目前的司法实务来说,物权请求权是不适应诉讼时效的。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解答与分析。

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

一、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

从目前我国法学领域的共识和司法实务法院的判决实例来看,物权请求权并不适用诉讼时效,不被诉讼时效所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因此,综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务,在我国法律领域,物权请求权确实当然地不适用诉讼时效。

二、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理由

小编认为不适应诉讼时效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1、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不相符。对于物权请求权性质上是保障物权实现的从属性权利,其作用在于对抗他人的非法侵害,确保物权人权利的实现,所以,其应当与物权本身共始终。否则,缺少物权请求权保护的物权将成为一个卸去防卫的,无法获得有效保护的裸体权利,物权人对物进行独占性支配的目标因此也将难以实现;

2、第二,物权请求权多针对继续性侵害行为,如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其性质亦难以适用诉讼时效制度。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通常适用于各种继续性的侵害行为;

3、物权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已经可以促进物权人积极地行使物权请求权中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故没有必要再通过诉讼时效制度督促物权人及时行使该项权利。

三、什么是诉讼时效

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因此,诉讼时效其实质是督促当事人积极行使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

物权请求权的性质、运用情况等都决定了其不必要也不合适适用诉讼时效,不应当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而我国目前司法领域也是依据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共识和法律规定运行的。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物权请求权是否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分析和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