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愿意做监护人通过什么诉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3 15:14
人浏览
导读:监护人是不人人都可以当的,需要满足一定的监护能力,监护资格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可能因法定情形被撤销监护资格。同时,也不是人人都愿意当监护人的,监护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那么接下来,关于不愿意做监护人通过什么诉讼的详细内容,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做更进一步的解答吧!
不愿意做监护人通过什么诉讼

  一、不愿意做监护人通过什么诉讼

  监护权纠纷诉讼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监护权的变更和终止

  (一)监护人的变更

  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组织的申请,经查明事实,撤销监护人的资格。通过诉讼撤销监护后,原监护人的监护权利被取消,依法应另行确定监护人。所以,撤销监护并不意味着被监护人不再需要监护,而是撤换新的监护人,这实际上是监护人的变更。

  监护人被 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二)监护人的终止

  监护的终止,设定监护的客观条件自然消失,导致监护的存在成为不必要,从而解除监护关系。引起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已达成年。

  2、被 监护的精神病人痊愈,并已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监护的裁决。

  3、监护人死亡。

  三、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区别

  要区分监护权和抚养权,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有孩子监护权并不代表有孩子抚养权,有孩子抚养权一定有孩子的监护权。夫妻离异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因为,父母对子女的亲权、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父母离异后争夺的是子女的抚养权而不是监护权。因为,监护权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没有对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拥有法定监护权。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属于亲权的一部分,与由谁抚养没有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丧失抚养权的一方仍然对子女拥有法定监护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不愿意做监护人通过什么诉讼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不愿意做监护人的,根据民诉法规定,监护权诉讼就是民事诉讼的一种,由被监护人所在地法院管辖。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我们将耐心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