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4 08:21
人浏览
导读:

关于监护人的确定,必须是有法律依据的,需要有监护人的有未成年和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的人,比如精神病人,老人,众所周知,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那对于成年人,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吗

  一、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吗

  婚后如果配偶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那么婚后配偶是第一监护人。配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话,配偶是没有监护人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监护人可以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吗

  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人的资格。”

  根据这一规定,监护人只有保护被监护人财产的权利,没有处分的权利。

  三、监护人证明哪个部门开

  法定监护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包括四种: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监护人证明的开具地点是: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证明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开具。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婚后配偶是第一监护人,如果是正常人,就没有监护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