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继承遗产怎么最合适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27 09:35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如果老人可以订立遗嘱对于自己一辈子所得的财产进行分配,为了避免产生遗产分配的矛盾纠纷,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继承人合法的权益,当事人应该怎么做呢?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有哪些?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么样的?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提供继承遗产怎么最合适的相关知识。

继承遗产怎么最合适

  一、继承遗产怎么最合适

  当事人继承遗产最好选择办理遗嘱继承公证,具有法律效力。遗嘱人应到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提出申请。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亲自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申办遗嘱公证,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件;

  2、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

  3、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遗嘱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遗嘱人应当在申请表上签名。

  二、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三、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从上面的几点情况来看,继承遗产最好的方式就是当事人前往当地公证处办理遗产继承公证,通过加强法律效力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继承遗产怎么最合适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疑惑,欢迎联系法律快车的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