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23 16:02
人浏览
导读:

虽然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都不会希望出现纠纷,但在实际履行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于合同的履行都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有关于合同诉讼的相关法律知识,那么,合同的诉讼时效应该如何计算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一、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二手房买卖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

  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的,起诉时效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解除合同有无诉讼时效限制

  合同解除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解除权的行使期间不等于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的相关知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