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后爸是不是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3 12:31
人浏览
导读:

亲生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顺位法定监护人,但是如果父母离婚了的话,可能会另外重组家庭,这个时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能会有变化,其后爸可能也是监护人,那么后爸是不是监护人?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后爸是不是监护人

一、后爸是不是监护人

依据我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规定,形成法律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是可以成为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一千零七十二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者歧视。

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二、办理监护人证明需要哪些证件

监护人证明则是监护关系的证明文书。办理监护人证明需要携带的证明材料如下:

1、被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材料:二代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如已经办理身份证的需提供)、户口本。

2、提供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中国国内申请人提供: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或军官证或中国护照)、户口本;

港、澳、台同胞提供:身份证、回乡证(或台胞证),原国内居民提供户籍底册、户籍注销证明;

外国人提供:护照(原为中国公民的,需提供入籍纸、户籍底册、户籍注销证明)。

三、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1、被监护人的行为致他人损害,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被监护人”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律赋于监护人有精心监护被监护人之义务。对被监护人不仅要言传身教,而且要全面、细致尽其教养、培育之责任。基于监护人的特殊地位和责任,法律对其要求十分严格。

2、被监护人的行为致他人损害,幼儿园、学校或医院要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的,也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换句话说,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只有在单位有过错时,才可以责令这些单位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后爸是不是监护人”全部内容。综上所述,大家可以知道只要形成法律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是可以成为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