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继父是不是监护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23 16:10
人浏览
导读:

一般来说父母是孩子天然的监护人,也是法定的监护人,但是天底下的父母并不是都一样,父母可能会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可能是判给母亲一方,母亲可能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那么,继父是不是监护人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继父是不是监护人

一、继父是不是监护人

只要继父对孩子若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继父是法定的监护权。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二、意定监护人是什么意思

1、意定监护是指被监护人在有意思能力时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意思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和死亡丧葬等监护事宜的制度。

2、《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三、监护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监护人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

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继父是不是监护人”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只要继父对孩子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继父是法定的监护权,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