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退还保证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5-31 16:24
人浏览
导读:合同在履行之初签订合同时,有些当事人可能会约定合同履行保证金,那么,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退还保证金?合同定金有什么特点?民法典如何规定定金?接下来和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退还保证金

  一、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退还保证金

  1、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为合同的履行所提供的一种金钱保证,并在双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时才予以退还。它不是法定的债务担保方式,是一种约定担保。合同没有出现定金字样就不能定性为定金。

  2、合同履约保证金不同于定金,合同履约金的目的是担保承包商完全履行合同,主要担保工期和质量符合合同的约定。承包商顺利履行完毕自己的义务,招标人必须全额返还承包商合同履行金。合同履约金的功能,在于承包商违约时,赔偿招标人的损失,也即如果承包商违约,将丧失收回合同履约金的权利,且并不以此为限。如果约定了双倍返还或具有定金独特属性的内容,符合定金法则,则是定金;如果没有出现“定金”字样,也没有明确约定适用定金性质的处罚之类的约定,已经交纳的合同履约金,就不是定金,而是其他金钱性质。约定了合同履约金又没有缴纳的,关于合同履约金的约定成立但不发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定金有什么特点

  1、定金具有从属性。

  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同的消灭而消灭。

  2、定金的成立具有实践性。

  定金是由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但只有当事人关于定金的约定,而无定金的实际交付,定金担保并不能成立。只有合同当事人将定金实际交付给对方,定金才能成立。

  3、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

  只有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前交付,才能起到担保的作用。因此,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

  4、定金具有双重担保性。

  即同时担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债权。就是说,交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丧失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三、民法典如何规定定金

  民法典规定,签订合同交纳定金后,如果交纳定金一方没有履行合同的,定金不退还,如果收取定金一方违约的,双倍退还保证金。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履约保证金是指为合同的履行所提供的一种金钱保证,并在双方合同到期或者依法解除时才予以退还。它不是法定的债务担保方式,是一种约定担保。合同没有出现定金字样就不能定性为定金。以上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合同解除是否必须退还保证金之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我们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