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03 09:28
人浏览
导读: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广泛存在于合同中。那么,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呢?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更多关于“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

  一、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世界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的条件,中国民法也不例外。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二、不可抗力的特点

  1.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事件。

  2.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控制的事件。

  3.不可抗力是独立于当事人意志和行为以外的事件。

  4.不可抗力是阻碍合同履行的客观事件。

  三、不可抗力的后果

  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后,应按约定的处理原则及时进行处理。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解除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究竟如何处理,应视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及其对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而定。

  以上就是由法律快车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哪些”相关方面的知识。不可抗力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包括征收等政府行为,还包括社会异常事件。如果还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帮助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