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6 12:20
人浏览
导读:在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中,约定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三种情况。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有关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的相关内容带您了解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有哪些。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

  (一)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与撤销

  (一)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三、民事法律行为分类

  (一)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包含三个成立要件,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有确定并且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现实性的标的。它与事实行为最大的区别就是民事主体具有意思表示,即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二)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如催告、通知、宽恕。此类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三)事实行为

  此类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后果,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的人在自己的宅基地建造了一栋房子。这种建造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将来这栋房子的主人去世,其继承人继承房屋的行为,则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的相关内容,无民事法律行为能力人在作出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时需要法定代表人为其决定,否则无效。如果您对于民事法律行为有其他疑问,请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