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一般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18 13:40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法律诉讼时效一般都是有规定的,也就是说超过诉讼时效没有起诉的话法院是不予受理的,所以对于一些案件的处理要把握好诉讼时效性,那么一般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般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

一、一般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

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指诉讼时效届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对此理论上有实体权利消灭说、抗辩权发生说和诉权消灭说。我国《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效力采取的是诉权消灭说。在我国,诉讼时效届满后产生如下法律效力:

(一)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丧失对其殆于行使的民事权利的胜诉权,同时对义务人产生抗辩权,义务人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抗辩权利人对其提出的履行义务的请求权。

(二)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而且基于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的存在,义务人在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翻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如果有证据证明实体权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灭的,则履行义务的义务人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

(三)诉讼时效届满仅消灭权利人的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四)诉讼时效届满后,不仅对于主权利产生丧失胜诉权的效果,而且对附属于主权利的从权利也产生同样的效果。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是指诉讼时效适用哪些权利。对此我国《民法典》未作明文规定,但依学理解释,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债权及债权以外的财产权请求权。因为诉讼时效的立法目的在于消灭因权利人不行使权利而导致的法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因诉讼时效届满丧失的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因此,只有请求权性质的民事权利才适用诉讼时效,但也不是所有的请求权都适用诉讼时效。其他如所有权、人身权、形成权等权利均不适用诉讼时效。

三、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包括哪些

(一)债权请求权;

(二)物权请求权中的财产返还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包括:

1、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所有权确认等物权请求权;

2、停止侵害请求权、消除影响等债权请求权;

3、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例如抚养费、赡养费、离婚、解除收养关系等请求权;

4、基于财产共有关系的共有物分割请求权;

5、基于相邻关系发生的请求权;

6、基于储蓄存款、债券关系发生的请求权;

7、非财产性质的保护人身权的请求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一般诉讼时效届满的后果“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对于诉讼时效问题,大家要简单的了解一下,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也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多了解相关的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