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25 17:25
人浏览
导读:

现实生活人与人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摩擦,进而可能会进行侮辱、诽谤等降低他人社会评价的行为。针对这些侵犯自己名誉权的行为,我们可以前往人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赔偿损失。那么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下面法律快车小编将带你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吧。

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

  一、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另外,从侵害情节来考虑,侵害情节较重,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赔偿。从受害人的谅解程度考虑。如果责令加害人承担非财产责任后,受害人能够谅解,就说明受害人的精神创伤已经平复,可以不予以赔偿。从加害人认错态度考虑。如果受害人谅解而加害人仍不认识错误,则不能因为受害人精神创伤的平复而对违法行为不予以制裁,仍应责令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侵害名誉权的责任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三、如何认定构成名誉权侵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结合上面几点情况来看,当公民遇到自己的名誉权被人侵犯的情况时应该与对方进行协商要求立即停止侵害,如果对方仍然继续侵害的话可以起诉对方要求赔偿损失。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于侵犯名誉权怎么赔偿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疑惑,欢迎联系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