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赠需要什么时候去公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31 23:29
人浏览
导读:

自然人有继承的民事权利,也有分配自己财产的权利,可以通过遗嘱、遗赠协议等,指定继承人,遗赠是特殊的遗嘱,受赠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遗赠是特殊的遗嘱,也可以进行公证,遗赠需要什么时候去公证?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赠需要什么时候去公证

一、遗赠需要什么时候去公证

遗赠一般不需要进行公证,不过建议受赠人想要接受遗赠的最好对其进行公证,这样遗赠的效力更强,如果不公证的话,也最好找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见证。

如果受遗赠当事人需要办理遗赠公证的,通常要准备以下材料:

遗赠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明;

如果受赠人是单位的,应提供该单位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及其身份证复印件;

草拟的遗赠协议书;

遗赠财产的所有权证明。如房屋产权证、银行存折等;

公证员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遗嘱继承、遗赠虽都是公民按照个人的意志自由处分自己遗产的法律行为,但遗赠与遗嘱继承又有显著的区别:

(一)权利主体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二)关于接受、放弃权利的规定不同。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处理前作出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明确的意思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三)应否承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不同。遗嘱继承人既有依遗嘱继承遗产的权利,又承担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义务;受遗赠人只享有接受遗赠财产的权利,不承担清偿债务的义务。

(四)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有权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受遗赠人无权直接参与遗产分配,而只能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处取得遗产。

在执行遗赠时应当注意,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只有在清偿税款和债务之后遗产有剩余时,才能执行遗赠。如果遗赠是以特定物为遗赠物的,当物已不存在,则遗赠失去效力。

三、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一)遗赠扶养协议实质是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对应性。一方面,扶养人应对遗赠人履行生养死葬的义务;另一方面,遗赠人应当将协议约定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

(二)协议订立后,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已经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以补偿;

(三)对于扶养人拒不履行扶养义务的遗赠人可以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遗赠需要什么时候去公证”等相关法律知识。遗赠协议的遗赠人可以在生前对遗赠进行公证,而受赠人在继承开始后,最好是在遗产分配之前做一个公证,避免发生纠纷。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