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赠与的法定撤销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16 08:59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在所有合同里,赠与合同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相较于其他合同而言,赠与合同的受赠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合同义务,但是可以享受被赠与财产的权利。那么什么是赠与的法定撤销?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赠与的法定撤销

一、什么是赠与的法定撤销

赠与的法定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的法定撤销与任意撤销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撤销赠与须依法律规定的事由;第二,只要具备法定事由,不论赠与合同以何种形式订立以至经过公证证明,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赠与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本是使受赠人取得利益的行为,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有加害行为或者其他忘恩负义行为的,法律应赋予赠与人有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情形,均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或者违反赠与合同约定的行为。赠与人依法撤销赠与的权利,是法律对赠与人加以保护的必要内容。

二、赠与的法定撤销情形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有如下三项:

(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其要点,

1、受赠人实施的是严重侵害行为,而不是轻微的、一般的侵害行为;

2、受赠人侵害的是赠与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在此列。

(二)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其要点在于:

1、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能力,而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如果受赠人没有扶养能力或者丧失了扶养能力的,不产生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

(三)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其要点在于:

1、赠与合同约定了受赠人负有一定的义务。

2、赠与人已将赠与的财产交付于受赠人。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依约定履行其所负义务。在赠与人向受赠人交付了赠与的财产后,受赠人如不依约履行其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三、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有什么规定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为了尽早确定赠与关系的去留,赠与人或者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应当依法及时行使撤销权。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一年;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这一期间属于除斥期间,即法律对某种权利所预定的行使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撤销权人如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其撤销权即归于消灭。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什么是赠与的法定撤销“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当受赠人存在严重侵害赠与人近亲属的情形、不进行赡养义务或者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合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