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合同效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2-17 09:20
人浏览
导读:

合同效力如何确定,买卖合同的效力由应当如何确定,民法典对合同效力的规定是什么,如何能避免合同无效情形。因此接下来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如何判断合同效力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如何判断合同效力

如何判断合同效力

买卖合同效力的确定方式: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只要该买卖行为未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能够以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资格且买卖双方表意真实,即可确定该买卖合同是有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何种情形下可以行使法定解除合同的权利

(一)《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三、合同解除权怎么行使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行使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只要通知对方即可,也就是说,解除权的行使,只要向对方当事人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发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不需要以其他方式辅助。对方接到通知后,合同即发生解除的效力,而无需被通知人同意。如果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定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依照特别程序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才能产生合同解除的效力,这是与合同生效要件相对应的。

根据上述阐述表明,买卖合同的效力一般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公序良俗、真实意思表示、合同主体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恶意串通的情形就有效力。以上便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如何判断合同效力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