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诱发心脏疾病如何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2 17:40
人浏览
导读:

交通事故导致身体受损的一般也很正常,不过如果受害人本身有一些老毛病,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惊吓,导致受害人心脏病发生的,也是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诱发心脏疾病如何赔偿?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诱发心脏疾病如何赔偿

一、交通事故诱发心脏疾病如何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侵权行为人所实施的侵权行为与造成的侵权后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侵权行为人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车祸导致心脏病加重可以主张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交通事故鉴定时间限制是多久

(一)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十五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评定伤残等级,伤者最好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

(二)受伤人员在医疗终结之后,可以通过向办案的交警机关申请,由交警机关委托法医鉴定机构;还可以在人民法院起诉立案后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委托进行鉴定。

(三)通过交警机关委托鉴定的,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1年。鉴定应该在治疗终结后鉴定。按照法律规定,主张权利的期限自受伤之日起不能超过一年,鉴定无明确的期限限制,但鉴定期间越长对伤者本人越不利。

三、交通事故认定的原则

(一)行为责任原则

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二)因果关系原则

当事人存在有违法行为,是否一定在事故中起作用,违法的严重程度与在事故中的作用并不成“正比”,有些行为并不违法,但在事故中也起到了作用,也有些违法行为很严重,但在事故中并未起作用。要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其行为必须与事故有因果关系。

(三)路权原则

路权原则即各行其道原则。各行其道原则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交通参与者参与交通的基本原则。

(四)安全原则

交通事故的形态千变万化,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交通参与者在享受通行权利的同时,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行权,必须做到合理避让,主动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

(五)结果责任原则

行为人的行为虽未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但加重了事故后果,应负事故责任,即结果责任原则。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交通事故诱发心脏疾病如何赔偿”等相关法律知识。如果能够确定是因为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心脏病复发的,是能够赔偿治疗的相关费用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