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关于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09 10:3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实践当中,违约金的约定主要在于当事人之间如何协商的,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式。那么,民法典关于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关于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

  一、民法典关于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第五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二、关于工作违约金的标准是多少

  关于工作违约金的标准,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当依照双方约定进行赔偿,法律上规定了违约金的上限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并且有关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违约金比例或者金额的,则可按关于承担违约金责任的一般原则执行。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加的。

  三、关于违约金的相关问题

  (一)违约金数额的问题

  有合同的从合同约定,对于违约金的数额确定,通常是以合同约定的数额为准来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支付,所以当时在贷款时肯定签订有贷款合同,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下应当对违约金的支付数额有约定,根据当时的贷款合同约定数额向对方支付违约金,承担违约责任即可。

  (二)违约金上限的问题

  法律规定违约金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30%,如果贷款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没有超过贷款金额的30%,也就是15万,那么有违约行为时应当如约支付,如果违约金数额超过了15万,那么超过的部分无需支付,因为已经超过法定上限,超出部分的约定违法无效。

  综上所述,借款合同是适用于违约金的,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按照合同来进行赔付即可。且我国法律规定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合同标额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超过了,那多余部分,违约人可以拒绝支付多于赔偿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民法典关于违约金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国现行规定了如果合同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那么就需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按照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进行赔偿。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法律快车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