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20 07:02
人浏览
导读:

阴阳合同在我国法律上主要是以逃避税收为目的而签订的,正常来说,我们签订合同一般是按照法定程序来订立的。那么,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

  阴阳合同是以虚假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恶意串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阴阳合同是逃税还是偷税

  偷税。“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三、阴阳合同有效吗

  阴阳合同的效力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无效;阴合同如果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依法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关于阴阳合同的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知识,阴阳合同是以虚假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