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25 15:31
人浏览
导读:

在履行合同抗辩权的时候,按照先后顺序区分的是,后履行抗辩权与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分。那么,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

  一、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

  (一)概念不同

  1、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

  2、先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首先违约,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抗辩,亦即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在传统民法上,有后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中国民法典首次明确规定了这一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后履行抗辩权之处。

  (二)构成要件不同

  1、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1)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

  (2)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

  (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2、先履行抗辩权构成要件

  (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

  (三)适用条件不同

  1、后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的互负债务,且双方债务有对价关系;

  (2)当事人双方互负的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且均已届清偿期;

  (3)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

  (4)对方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是可能履行的。

  2、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需基于同一双务合同;

  (2)该合同需由一方当事人先为履行;

  (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

  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都是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但也存在许多不同点,详言之,它们在概念含义、构成要件以及适用条件三个方面均有不同。因此,在选用抗辩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权利主张,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二、抗辩权有时效期间吗

  没有,抗辩权是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抗辩权是阻碍请求权的行使。诉讼时效经过抗辩权本来就是抗辩权之一,时间一过就是永远过了,当然不适用诉讼时效。当相对人提出某一请求权时,你才可以提出抗辩权,相对人不提请求,你也就无所谓抗辩权。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先履行抗辩权又叫顺序履行抗辩权吗

  顺序履行抗辩权不是先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包括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后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先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在概念、构成要件和适用条件上有所不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