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借款担保合同效力认定判定规则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01 17:01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借款行为的方式,相信我们已经不陌生了,用担保的行为方式保护贷款的实现。那么,借款担保合同效力认定判定规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借款担保合同效力认定判定规则

  一、借款担保合同效力认定判定规则

  (一)骗取贷款构成犯罪,不必然导致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借款人骗取贷款构成犯罪,但无证据证明债权人银行参与骗贷等不法行为,担保人主张免除责任的,应不予支持。

  (二)民间借贷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影响其效力

  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当事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当然影响到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三)法定代表人私刻公章骗贷,所签合同应认定为无效

  如合同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则合同依法应为无效,在此情况下不应适用《民法典》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

  (四)银行上级主管领导受贿,不免除借款人的还款义务

  银行上级主管领导存在经济犯罪行为,但无证据证明贷款过程中有违法犯罪问题的,借款人的还款义务不能免除。

  (五)借款经办人涉及犯罪,不影响债权人民事诉讼权利

  借款人的个别经办人涉及伪造印章等刑事犯罪,不影响贷款人依据合法有效的借款抵押合同行使民事诉讼的权利。

  (六)名义借款人未参与贷款诈骗,不承担偿贷民事责任

  名义借款人未占有、支配、使用贷款,亦未参与贷款诈骗等犯罪活动,故贷款人要求其连带清偿的诉请不予支持。

  (七)因资金拆借引发损害赔偿,应依过错确认各自责任

  因资金拆借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应根据双方间法律关系存在与否、效力如何,及各自过错确认相应的民事责任。

  (八)借款人法定代表人涉嫌犯罪不影响借款担保案审理

  借款人的法定代表人因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不因此影响借款人承担民事责任,亦不需中止民事诉讼程序。

  (九)检察机关冻结贷款,不构成终止借款民法典定条件

  检察机关因侦查犯罪需要,对部分贷款采取冻结措施,但该强制措施并不构成终止借款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定条件。

  (十)借款人是否骗保,不影响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效力

  借款人在取得担保时是否存在诈骗行为,不影响贷款合同的效力,亦不影响贷款人与担保人之间担保合同的效力。

  (十一)高管以单位名义贷款构成诈骗不免除单位民事责任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单位名义对外质押贷款,将贷款占为己有构成犯罪的,不免除单位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十二)同业拆借构成犯罪,不影响金融机构民事责任承担

  金融机构名为资金拆借实为挪用公款,金融机构负责人及实际用资人涉嫌刑事犯罪的,不影响金融机构责任承担。

  二、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一)担保公司收费标准

  1、担保业务收费主要有两块:咨询、评审费和担保费。

  2、在担保项目进入到评审风险的阶段,就需要交纳咨询、评审费了,一般为贷款担保额的1%-3%不等。

  3、担保费按照贷款担保额的利率和期限来计算,一般情况为贷款利率的50%按实际贷款期限收取,有的公司还可以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标准下浮50%收取,举例:

  贷款100万,期限1年,那么评审费按照2%计算为2万,担保费为100万*5.31%*50%*1年=2.655万

  4、如果有向担保公司提供抵押资产的,需要办理抵押登记的,所发生的费用也将由申请担保的一方支付。

  三、银行贷款担保人如何降低担保风险

  (一)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提供担保的形式,明确自己提供担保后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要求被担保人提供反担保。

  (二)银行贷款,最需要的是信誉,同样,做银行贷款担保人,也要为有信誉的人做担保。担保银行贷款,切忌碍于同学、朋友的情面,不假思索,盲目相信。要知道,不是您们的关系越好,风险就越小,而是贷款人信誉越高,担保风险越小。想方设法收集到此人的信誉资料,对他的信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信誉不佳,关系再好也不能为其担保。

  (三)合理评估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和自己的担保承受能力。在评估担保人的偿还能力时需要对贷款的数额、贷款人的财产状况做详细的了解,因为贷款人的偿还能力决定了担保人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四)注意了解自己的法定权利,特别是要掌握担保责任免除的合同条款,注意掌握被担保人的贷款使用情况,出现违规操作可以申请不再为担保人担保。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借款担保合同效力认定判定规则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上述内容是对于担保的有关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