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有关遗失物有何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2 10:20
人浏览
导读:

在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拾得遗失物时,应当及时返还给权利人。当然,也会出现无法找到权利人的情况。那么,民法典有关遗失物有何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有关遗失物有何规定

  一、民法典有关遗失物有何规定

  (一)关于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法律后果所谓拾得人侵占遗失物,是指拾得人在权利人提出返还请求后,无正当理由拒绝返还遗失物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若拾得人在权利人提出返还请求后,无正当理由拒绝返还遗失物,则拾得人丧失费用偿还请求权和意定报酬请求权,且应承担返还遗失物的民事责任。

  (二)关于无人认领遗失物的归属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三)关于拾得人对遗失物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一方面,就拾得人而言,若拾得人对遗失物无权处分,则拾得人同样丧失费用偿还请求权和意定报酬请求权,且应承担返还遗失物或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另一方面,就权利人而言,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

  权利人支付所付的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此外,就受让人而言,若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未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则受让人实际取得遗失物所有权。

  二、遗失物的成立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不过,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为遗失物。动产是否为遗失物,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须占有人丧失占有;

  (二)占有丧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弃占有,则为所有权的抛弃行为,将作无主物处理。占有辅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经主人同意,私自抛弃动产,应认定为非出己意丧失占有,仍构成遗失物;

  (三)须现无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则不能构成遗失物,如盗窃物品不能构成遗失物;

  (四)丢失的须为动产且非无主。

  三、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算侵占吗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算侵占,是否构成犯罪要看侵占数额的大小。拾到遗失物的话,应当及时返还给权利人。如果在管理遗失物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费用,可以请求权利人进行相关费用的承担,如果拾到遗失物一直不归还失主的话,很有可能会构成侵占罪。对于构成侵占罪则需要根据遗失物的价值来进行判定,如果说较大的情形下还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有关遗失物有何规定的相关知识,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