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债权的时效是多久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11 14:10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债权行为的行使,需要按照有关的情况进行,满足一定的流程和手续进行该行为。那么,民法典中债权的时效是多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债权的时效是多久

  一、民法典中债权的时效是多久

  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债权的时效是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债权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一)债务纠纷诉讼时效--2年。

  从债权人最近一次要求债务人还债的日期算起,超过2年,不予保护。2年内债务人未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但2年内债务人未还,债权人既没有要求债务人还债,也未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予保护。

  (二)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诉讼时效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计算:

  1、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限的计算。

  按照《民法通则》第88条的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而其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债权,就不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2、诉讼时效的中断的计算。

  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债权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时间内,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从再次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要再次重新计算,且诉讼时效中断不受次数的限制。但是主张诉讼时效中断,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

  3、最长诉讼时效的计算。

  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三、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五)申请仲裁;

  (六)申请支付令;

  (七)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八)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九)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十)申请强制执行;

  (十一)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十二)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十三)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合同债权转让通知是否产生诉讼时效中断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法典中债权的时效是多久的相关知识,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债权的时效是3年,从债权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