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21 13:32
人浏览
导读:

有不少人认为男女结婚之后的财产就会转为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能够共同处置,其实这不完全正确。因为只有属于共同财产才能被夫妻双方共同处置。那么,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有哪些

  一、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有哪些

  (一)夫妻一方取得的婚前财产归其所有,除非书面约定,不会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民法典》司法解释里对房产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1、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二、婚姻法婚前财产怎么分割

  婚前财产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应当进行分割。夫妻只能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个人财产进行分割,不得分割一方的婚前财产,除非双方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夫妻共有。

  (一)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约定无效。

  (二)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遵循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

  (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复员、转业军人所得的复员费、转业费,结婚时间10年以上的,应按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复员军人从部队带回的医药补助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应归本人所有。

  (四)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分割财产时,各自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的,差额部分,由多得财产的一方以与差额相当的财产抵偿另一方。

  (五)已登记结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受赠的礼金、礼物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处理时应考虑财产来源、数量等情况合理分割。

  各自出资购置、各自使用的财物,原则上归各自所有。

  三、婚前财产的注意事项

  (一)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系在结婚之前。如果财产权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其性质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二)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待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外有约定的除外。

  (三)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婚姻应该是以感情为基础建立的,为了避免把婚姻作为物质交换的交易,明确婚前财产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法律规定的外,还可以约定婚前的财产,写婚前财产协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