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返还纠纷怎么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2-23 12:34
人浏览
导读:

司法实践中,当出现了不当得利的民事纠纷时,我们应当勇敢的拿起,与不法分子作斗争。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好诉讼程序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那么,不当得利返还纠纷怎么起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不当得利返还纠纷怎么起诉?

  一、不当得利返还纠纷怎么起诉?

  (一)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二)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三)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四)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无因管理跟不当得利是两回事,我国法律制度中对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规定也非常详细。比如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自己心甘情愿的替别人还钱,这样一来债务人就可以不用还钱,而且,本人自愿还钱的情况下,就不能让债务人再把钱还给自己。

  二、不当得利成立的条件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

  (二)一方受有损失

  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三)利益与损失的因果关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由于受益人受益所造成的。但受损人的损失与受益人的受益,范围不必相同,受益大于损失,或损失大于受益,均无不可,它只影响受益人返还义务的范围。并且,受损人所受的损失与受益人所得的利益,其形态也不必相同。如无权处分他人之物,受益的无权处分人获得的是物的价金,而物的原所有人丧失的是该物所有权,但仍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成立。

  (四)没有法律上的根据

  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无法律上的根据。

  三、不当得利返还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不当得利返还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当得利返还纠纷怎么起诉?的相关知识,如果受害人遭遇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然后宣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