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09 13:31
人浏览
导读:

关于合同抗辩权的行使,我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去处理。那么,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对于撤销权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

  一、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

  即主张本案事实不符合该“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

  如经审查认为抗辩理由成立,法庭将认定本案不适用该“法律规范”,作出原告败诉、被告胜诉的判决。

  撤销权的行使应当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反诉和抗辩都是向法院主张撤销权的形式,关键一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审查其撤销权是否消灭;二是抗辩理由不能自相矛盾,即不能同时主张变更。

  二、对于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 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 撤销权人撤销赠与的,可以向受赠人要求返还赠与的财产。

  三、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债务人在客观上实施危害债权的行为。该危害债权的行为,是指在客观结果上将导致债务人财产减少或负担增加,因而妨害债权实现的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债务人的行为是以财产为标的的。对于非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因与保全债务人的责任财产无关,债权人不得为撤销权。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44条第3款规定,债务人之行为,非以财产为标的或仅有害予以给付特定物为标的之债权者,不适用债权人撤销权。

  (三)债务人之行为系有偿行为时,债权人行使撤销权以受益人恶意为条件。受益人的恶意,是指受益人在受益时知道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之事实。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44条第2款规定,债务人所为之有偿行为,于行为时明知有损害于债权人之权利者,以受益人于受益时亦知其情事者为限,债权人得声请法院撤销之。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九条: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四)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并且,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针对的债务人行为须是债的关系成立后发生并且仍继续有效存在的行为。

  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是几年法律上有两种界定,债务人将自己的财产低价转让给他人,造成对债权人的利益的侵害,那么,在债务人实施这种行为开始五年之内或者债权人在得知自己的利益被侵犯的一年之内,债权人都可以行使自己的撤销权,也就是说,债权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五年之后,债权人便不能再行使撤销权。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对于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撤销权如何抗辩的解答受胁迫签订的合同本身就为无效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合同失效或撤销。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