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07 15:02
人浏览
导读:

不同情形下的土地类型,对应的使用年限是不一样的。当土地使用年限到期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是否进行续期。那么,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有哪些

  一、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有哪些

  (一)土地使用年限最高70年

  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根据1990年5月19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品房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70年;

  工业用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工厂、工业区):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性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40年;

  综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国统一执行的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二)土地使用年限期满可自动续期

  根据《民法典》中的第三百五十九条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应当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并依照规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也就是说,根据以往的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续期是需要缴纳一定费用的。而《民法典》出台后,虽然规定了可以自动续期,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续期的土地使用费支付标准和办法做出明确规定。

  二、出让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以房地产转让方式取得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权利人,其实际使用年限不是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而是出让合同约定的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权已经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三、房子产权到期怎么办

  产权意思就是拥有这块土的的产权期限为70年,所谓的产权年限指房屋建筑产权的归属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筑、商用建筑、工业用建筑。

  民用住宅建筑权属年限为70年;、科技、文化、体育用地50年;工业用地、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设施用地年限40年。土地使用期满后,土地收归国有,地上建筑物仍然属于业主,如果再次申请土地使用权,则应该根据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

  产权时间方面的限制,对于不同类型的房屋来说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住宅类型的房屋的产权,这个产权方面的时间是非常长的,可以达到70年的时间。时间到期之后,也不需要当事人从事一定的行为,自动的就可以续期。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最新土地使用年限规定有哪些的相关知识,土地使用年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即国家首次出让该地块的时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