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5-06 13:02
人浏览
导读:

实践中,对于民事责任的种类分布,这是需要予以重视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处理行为。那么,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民法典》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承担对第三人责任后,可以追偿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员的赔偿责任。

  典型的案例如:签订、履行合同失职产生的赔偿责任。

  (二)法定代表人因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罚款、拘留等处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如果查明企业法人有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所列的六种情形之一的,除企业法人承担责任外,还可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直接给予罚款的处罚。

  二、民事责任认定规则

  民事责任的认定规则有三个,分别为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过错归责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确定责任的依据,以此来判断行为人对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是否应当承担过错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就是不考虑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下,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公平责任原则基于公平考虑的基础,双方公平的分担损失。

  三、民事责任方式的具体释义

  (一)停止侵害

  行为人实施的侵害他人财产和人身的行为仍在继续进行中,受害人可依法请求法院责令侵害人停止其侵害行为。

  (二)排除妨碍

  不法行为人实施的侵害行为使受害人无法行使或不能正常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受害人有权请求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或存在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可能,他人有权要求行为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1、返还不当得利;

  2、返还依民事法律行为所作的给付;

  3、指不法侵占他人财产,应当返还原物。

  (五)恢复原状

  恢复权利被侵犯前的原有的状态或将损害的财产修复,即所有人有权要求加害人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有的状态。

  (六)修理、重作、更换

  1、所谓修理,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财产毁损或交付的标的物不合格,权利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对财产进行修缮,以恢复原状或符合合同的要求。

  2、所谓重作,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或者违反合同约定,则权利人有权要去行为人按照原物予以重新制作。

  3、所谓更换,是指行为人造成他人财产毁损,或交付的标的物不合格,则权利人有权要求行为人另行交付同等质量、同等数量的标的物。

  (七)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也称为实际履行,它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依据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合同或侵权行为而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以其财产赔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害的一种责任形式。

  (九)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由当事人通过协商预先确定的,在违约发生后作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以外的给付。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是指行为人因其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权,故应承担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消除不良后果的一种责任形式。

  恢复名誉,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故应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将受害人的名誉恢复至未受侵害时状态的一种责任形式。

  (十一)赔礼道歉

  赔礼道歉是指责令违法行为人向受害人公开认错、表示歉意,主要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的情况。既可通过口头表示承认错误,也可以书写道歉书形式进行。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责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的相关知识,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